081【出气筒】(2/3)



孟小冬规规矩矩站在旁边,看着书架仅有的十多本学术著作,心中不由生出一种对读书人的崇拜。她也曾读书识字,但除了戏文之外,顶多再看些唐诗宋词和通俗小说,学术专著是绝难读下去的。

周赫煊喝着莲子羹说:“明天我要到报社上班,你就别跟去了,影响不好。”

“我明白,”孟小冬笑着说,“天津有不少京剧票友,我可以找他们论艺唱戏,以前就是这样过来的。”

翌日。

周赫煊吊着膀子来到报社,员工们纷纷过来问候。

胡政之道:“怎么不在家多休息几天?”

“无事可做,闷得慌,”周赫煊问,“对了,咱们的报纸销量咋样?”

胡政之笑道:“已经稳定在8000份以上了,年底应该能破万。等日销量突破两万份时,我觉得就可以去上海开分馆,那边看报纸的人更多。”

跟《申报》、《新闻报》动辄十多万份的销量相比,《大公报》还是显得太弱。人家在全国20多个城市有发行点,《大公报》的辐射面积却还只在直隶地区,只论影响广度就远远不足。

周赫煊说:“现在很多报纸都有副刊,要不《大公报》也办一份?”

胡政之道:“这我可没办法,如果决定办副刊,那得找个文学方面的专家来。”

“副刊就交给我吧。”周赫煊笑道。

胡政之猛拍脑袋:“看我这记性,都忘了《射雕英雄传》是你写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射雕英雄传》已经完结,如果把续集《神雕侠侣》发在新创办的副刊上,肯定能迅速打开销量。

周赫煊立即动笔写副刊策划书,光副刊名字就想了好半天,最后暂定为《大众》。

从《大众》这个名字来看,就知道它走的是通俗路线,不像《文艺》、《笔会》、《沧浪》等副刊,一听就文绉绉的脱离群众。

副刊暂定为4页,一共16个版面,内容有小说、戏曲、杂文、散文、青年、妇女、幽默笑话、生活常识等等,每周一、三、五发刊。只靠周赫煊肯定不行,还要专门招人。

李寿民就很合适,可以让他来做戏曲版的编辑。甚至可以找孟小冬撰稿,写一些关于京剧的心得体会,以及梨园名家们的生活趣事。这相当于后世的娱乐版面了,戏曲在民国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大概相当于后世的流行歌曲。

刚把副刊《大众》的策划书写完,文绣突然哭泣着冲进来,语无伦次地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 最新章节081【出气筒】,网址:https://wap.bqg999.org/0/183/8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