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天下武宗(2/5)

,婶婶病死我依无靠,就被少林寺的云游僧人收养上山。从那以后我日夜习武、日夜读书,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从戎建功,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军,不负恩公给我取下的‘破虏’之名!”

从开唐之初算起,少林寺就一直在给朝廷贡献他们的“僧兵”。这些僧人不光是习少林寺的传统武艺,也刀马箭术和军阵战法。这也就不难解释,寂能怎会脱颖而出了。

武则天等人惊讶不已,全都看着薛绍。薛绍也是甚感惊奇与意外,怔了半晌,说道:“在此之前,你先要在讲武台进修一年积困识。顺便,也好让你的头发起来。我大周的军队当中,可没有光头的将军。”

在一片大笑声中,武举结束了。

年仅十八岁的少林僧兵秦破虏,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武状元。

按照讲武台事先已经定下的规矩,武状元和所有位例头甲的优胜者不会马上得到授官,他们先要在讲武台进修一年然后才能到军队担任职务。

这一年的习除了增进各方面的军事才能,“政治教育”也会成为重中之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确保武举选出的人才,都能忠心不二的为国所用。

武则天非常赞诚薛绍的这一做法。因为没人比她更加明白一个不听话的将军,将会带来多大的麻烦。现在大周王朝有了完整的、合理的武将选拔与培养系统,这既能保证军伍人才的供给,也能很大程度的避免武将作乱的隐患。

但有一个件事情又将无可避免,凡是讲武台出来的军伍人才,都将是薛绍的门生。用不了多少年,“天下武将尽出薛门”又将成为另一个事实。

对武则天而言,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哪怕有一天薛绍不再担任夏官尚书了,“武举”仍是薛绍对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巨大贡献,谁又能将它抹煞?

于是武则天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在朝堂之上公开说了一句薛绍即是“天下武宗”,给他来了个一锤定音的“官方认证”。

……

此时,突厥的和盟使臣已经回到了于都今山,向可汗骨咄禄汇报了结果。

“汗兄,既然南国已经同意和盟,那我们是时候出兵了!”默啜早已等得不耐烦,说道,“只需汗兄一声令下,臣弟马上就去踏平契丹,活捉李尽忠与孙万荣前来献于帐前!”

骨咄禄却没有表现出和默啜一样的热情,只是淡淡的道:“不着急。”

默啜道:“汗兄难道当真就要因为一张来历不明的纸条,改变针对契丹的军事计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极品驸马》 最新章节第956章 天下武宗,网址:https://wap.bqg999.org/0/193/96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