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影响深远(2/3)

定的路线再走,而且王子不得不承认,威廉二世设定的时间表很适合巴伐利亚王国。

俄国人为了打日俄战争,从巴伐利亚购买了大量的军火,并且订购了战舰,这些订货极大的刺激了巴伐利亚的军工和所属的造船业。但是随着日本战争的结束,这种外来刺激会消失,俄国人不会再从已经算是潜在敌人的德国购买大量的装备了,德国也不会随便卖啊,而已经开始扩张的军工生产和带动的下有产业可不会因此而止步。

所以为了保持现在的产能和活力,就必须有人接盘,而这个接盘者只能是政府!而政府买来这些新式的火炮和机枪都是要用的,否则放仓库里干嘛?用不了多长时间又落后了,在****殿下看来,因为德国的扩军备战,直接给已经逐渐熄火的巴伐利亚军工业加了一把火,让整个军工体系持续保持高效的运转状态。从而让德国在进入战争时,保持最好的状态。

德皇有这个意思是好的,但是距离战争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按照****殿下的估计,这场战争,怎么着也要打上3年以上吧?东线用1年半的世界来抹平,半年时间来解决奥匈帝国的问题。(好吧,****殿下已经惦记上奥匈帝国的遗产了。)然后再用一年多的时间来逼平英法,时间再长了也就真不好说了,毕竟美国人的态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

为了应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国战,德国还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国家储备体系,还要利用这段时间把和土耳其的通道巩固一下,还要帮助土耳其发展农业,来实现同盟国内部的食品自足,后者的要求甚至比前者高。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奥匈帝国在战时能保证自给自足已经是烧高香了,德国是肯定保证不了,不管是丰年还是差年。

真正有潜力的还是土耳其,土耳其现在至少还有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以及后世的叙利亚、黎巴嫩等地,尤其是前者,能产粮的地方还不少,关键是土耳其一共才3000万人,不过是德国的一半,他们完全有能力作为粮食输出国,只要耕作更得上,并且道路交通能保持畅通。

所以,有时间的话,王子还要和德皇说说,在东线和西线之外,德国还要注意巴尔干线,甚至于现在就要保住土耳其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比如说后来的巴尔干战争,这样的话,德国奥匈和土耳其才可以利用现有的3b铁路联为一体,形成一个同盟国内部的供应体系!

然后再想办法怎么在英国人的北海封锁线上做一些手脚,英国人的主力舰是不可能整天在北海北端巡逻封锁的,那就别干别的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德意志崛起之路》 最新章节第577章 影响深远,网址:https://wap.bqg999.org/0/289/57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