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灵动(2/3)

有味道。

这是一门功课,演员平时都要练习。

比如葛尤,他的台词功底很强,他念台词的特点是语慢,用气音,观众听着舒服。

但他平常生活中说话不这样,为什么呢?那么说话太累,要真是按照表演的时候一字一句的说,不仅他受不了,和他聊天的人更受不了,听着都累。

这就是表演和生活的区别。

金亚琴和徐晶蕾的台词功底都不错,如果是在其他影视剧里肯定没问题。

可《我们俩》这部片子讲究的是绝对生活化,就按照平常生活中来,不需要用表演时的那个腔调,这样才能显得真实。

林子轩虽然没做过导演,但他见得多了,自然就有了经验,能察觉到问题所在。

这些话他不会直接和演员说,要作为导演的林晓玲去说,在剧组导演的权威需要维护。

林晓玲在随后的拍摄中做出了更多的尝试,试图捕捉到镜头中的灵性。

每个导演都有起步阶段,都有犯错的时候,从电影学院毕业只是一个开始,获得了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格,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见不散》的票房在突破三千三百万后就后续无力了,因为香江的动作片上映了。

不仅影院的排片数量下降,观众也被香江大片吸引,到下档的时候估计只能达到三千五百万,离预期的四千万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没有香江大片,那么《不见不散》的票房极有可能过四千万。

这就是档期大战,谁占据好的档期,谁能在影院放映的时间长,谁就能取得好的票房。

华影公司为了利益,把好的档期安排给引进大片,挤压国产电影的生存空间,引起了国内电影行业的不满。

想想看,一年十部引进大片,一部电影在影院上映一个月左右,留给国产电影的时间极为有限,现在的国产电影还无法和好莱坞大片相抗衡。

于是,有人呼吁每年要留给国产电影至少两个月的档期,在这段时间内不能有好莱坞大片上映,这就是国产电影保护月的议案。

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有先例。

为了保护本国的电影产业,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限制好莱坞大片,规定影院每年上映的国产电影不能低于某个配额。

不过这同样造成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某段时间国产电影扎堆上映,自相残杀。

这都是电影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文艺生活》 最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三章 灵动,网址:https://wap.bqg999.org/0/35/29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