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3章 垂死挣扎?(2/6)

是何时卸甲?”

黑髭大汉听到这话,神色有些黯然。

往日种种,他不愿意多提,可寇季问起他又不得不答。

黑髭大汉沉吟再三,声音低沉的道:“咸平元年入伍,任静塞军右翼营第四军使,大中祥符三年卸甲归田。”

听到这个回答,寇季有些意外。

静塞军算得上是大宋诸多兵马的精锐之一。

始建于太宗赵光义在位的时候。

太宗赵光义在位的时候于太平兴国四年,北伐辽国,在高梁河跟辽军展开了惨烈的厮杀,他亲临战场督战,被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领的铁林军,打的狼狈逃窜。

不仅屁股上挨了一箭,因为坐着驴车逃跑,还落了一个驴车皇帝的名声。

为了一雪前耻,挽回名声,为了击溃辽国精锐骑兵铁林军。

太宗赵光义用北伐得来的马匹,亲自督建了一支重甲骑兵,全员三千人,一人五马,将士们均是塞北易州人,能开两百斤的硬弓,剽悍异常。

这支重甲骑兵,就是静塞军。

太宗端拱元年,宋辽两国在唐河一带开战,静塞军作为先锋,出现在宋辽战场上。

唐河一战,一举击溃了辽国最引以为傲的铁林军阵型,一路追击辽军至曹河,斩首五千,缴获马匹上万,一战成名。

静塞军也借此被晋升为大宋禁军之一。

此后的岁月里,先后出击,皆有斩获。

直至澶渊之战。

静塞军军头(军都指挥使)因多次出征,人困马乏,不肯再次出阵,被监军所斩,静塞军将士们群龙无首,拖着疲惫的身躯,在监军催促下踏上战场,被辽军打了个半残。

最后变得岌岌无名。

眼前这位名叫彭越的大汉,说是大中祥符年间卸甲的,那么他离开行伍的原因,必然跟澶渊之战多多少少有些关联。

不然以他静塞军军使的身份,不可能沦落成为一个平民。

宋军军制,步军都一级的官员,称之为都头;马军都一级的官员,称之为军使。

都头和军使平级,辖下率领一百军卒。

彭越这个类似都头的军使的身份,可不是《水浒传》中武松那个都头能比的。

武松那个县衙里任命的都头,只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北颂》 最新章节第0333章 垂死挣扎?,网址:https://wap.bqg999.org/105/105024/33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