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6章 大丰收的前兆(2/6)

也不会重用你。”

杜衍浑身一震。

王曾没有继续再说下去,转身往皇宫内走去。

独留下了杜衍一个人,孤零零的瘫坐在地上。

杜衍在地上一直瘫坐在到了傍晚,才被问询赶来的家人,扶回了府里。

路过州桥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十分华贵的队伍,敲敲打打的进入到了汴京城内。

仔细一打听,才知道,那是刚被召回的魏王府一脉入成的队伍。

……

河西的风,十分劲猛。

狂风卷着沙土,吹遍了河西。

地里金黄的庄稼,被吹的一面而倒。

寇季、李迪二人,一人抄着一柄镰刀,在地里收割着庄稼。

沙州是河西最早开垦出荒地的地方,也是粮食最早成熟的地方。

金黄的庄稼一眼望不到头,许多人都在地里抢收庄稼。

沙州的田多,但沙州的人少。

帮着沙州百姓们开垦荒地的民夫,已经分派到了各地。

所以就没有多少人帮着沙州的百姓们收割庄稼。

寇季刚巡视到沙州,就被李迪拽到了田里,帮着百姓们收割庄稼。

从太阳东升,到太阳西落,寇季马马虎虎割完了一亩地的麦子。

寇季觉得自己付出了十分的努力,可跟在他背后捡着麦穗的田地主人,一脸悲苦。

李迪提着镰刀,垂着腰,从地头走了过来,看到了寇季收割的庄稼以后,一脸嫌弃。

“一亩地的麦子,愣是被你糟蹋了半亩,你得赔偿人家。”

寇季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我说我不会收割庄稼,是你非拉着我来帮忙收割庄稼的。有损失,那也得你赔偿才行。”

李迪听到这话,脸上的嫌弃更浓,“你连庄稼都不会收,怎么当的官。”

寇季不满的道:“没人规定说,当官的必须会收庄稼。”

李迪冷哼道:“我大宋朝的京官,都会收庄稼。”

寇季张了张嘴,却无从辩驳。

因为汴京城里有一块面积庞大的皇庄。

每年到了春种秋收,官家都会带着百官们,亲自去体验生活。

往往官家收拾一两下庄稼,就在一旁歇着了,百官们才是种田的主力。

所以汴京城里的官员,都会收庄稼、种庄稼。

寇季当官多年,还真没参加过这一项活动。

寇季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北颂》 最新章节第0576章 大丰收的前兆,网址:https://wap.bqg999.org/105/105024/59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