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仓大案(2/3)

怡成察觉后找他们来,所以朱怡成骂他们尸位素餐一点都没错。

“这才过去几年?你们这些官员就忘记了朕的提醒?难道朕的刀不利么?朕就不敢再砍你们的脑袋么?”朱怡成冷冰冰地喝问。

庄岩和曾逸书满头大汗,此刻他们同时想起了当初福建案的时候。正如朱怡成说的那样,离福建大案到现在这才几年时间?要知道当年福建案爆发后朱怡成雷霆大怒,不仅砍了许多人的脑袋,更因为此案被牵连罢职入狱的官员、商人更是不计其数。

可眼下,突然又出了如同福建案这样的大案子,更要命的是这案子居然还直接影响到了朝廷对于西北的开战准备。这是朱怡成绝对不能容忍的,更是不能接受的。

相比庄岩,曾逸书更是后悔无比,要知道庄岩在军机处主管的是军事方面,毕竟他兼任总参谋长。可是曾逸书不同,他管的是民政,再加上当初朱怡成设置太仓就是让曾逸书负责的,作为当年太仓设置的主要执行人,曾逸书应该对太仓的情况极为了解,可偏偏这些日子因为自己的疏忽没有仔细看这份奏折,从而闹出了如此大事。

几年前,朱怡成迁都京师时就开始在各地设置太仓,并且把这个工作交给了曾逸书负责。

不得不承认曾逸书在这件事上做的不错,几年下来分别在直隶和其他各省都设置了太仓,而且太仓设置后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其他的不说,就说当初大明拿下陕西和山西的时候,由于满清掠夺了两地的大量物资,从而导致两地闹起饥荒。为了平息饥荒,稳定地方,朱怡成利用太仓的存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使得两地政局很快稳定了下来。

可是现在恰恰就是太仓出事了,按照各地太仓的储备,根据原来计划完全可以就近供应西北战事准备,更不用说在去年秋季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开始充裕山西、陕西两地的太仓储备了,从这点来看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西北军中军粮准备缓慢,也不可能出现从其他太仓调拨的情况发生。

但偏偏这种情况就发生了,从岳钟琪的奏折内容来看,西北物资准备中军粮准备远超过预期的时间和数额,而且现在还出现了从河南等地调粮补充的情况。

这意味着什么?曾逸书心里很清楚,这意味着山西和陕西两地的太仓实际数额同朝廷掌握的完全不同,大大少于朝廷账面上的数字,出现了巨大亏空。

一想到这,曾逸书就汗如雨下,如果这事再深思下去的话,恐怕其他省份的太仓也有问题。

太仓,作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叛贼》 最新章节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仓大案,网址:https://wap.bqg999.org/107/107223/135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