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掷(2/4)

一般军队是用木板铺路,而沙陀军因陋就简,直接用松枝铺路,虽然简单粗暴,但也非常实用,基本上能避免蒺藜刺和陷坑的暗算。

沙陀军之所以选在北城攻城,主要是因为北城没有用沙袋增高城墙,这便大大减轻了沙陀军士兵的攀爬难度。

不到半个时辰,沙陀军便用松枝铺出了三条长达数百步的松枝大道。

北城头上,两千唐军已严阵以待,马蔚叹口气对李季道:“郭使君说得很对,破解蒺藜刺和陷坑确实比较容易,用松枝一铺,蒺藜刺就失去作用了。”

李季微微笑道:“我们有了铁叉军,丝毫不惧敌军攻城!”

两人回头看了一眼,一千名民团士兵手执五百把长铁叉站在城墙后方。

今天唐朝出动了三千民团士兵参战,其中一千人负责使用钢叉,两千人则为弓箭手,他们在城下开弓放箭,兵箭飞越城头落入城外敌军人群中,杀伤力依旧很强大,只不过射程不会太远。郭宋站在位于西北城墙转弯处角楼上,注视着北面和西面的战场动向。

他从敌人的调兵布阵基本上就能判断出对方的作战意图。

“西城头只留第二营的一千人,其余军队全部集中去北城!”

郭宋判断出薛延陀军队今天将全力攻打北城,但对方在西城外还是留了两三千军队,极有可能要使用攻城槌攻打城门。

军队在郭宋的命令下达后,开始迅速调动,除了梁武率领的一千人留在西城头,其余四千军队全部聚集到北城头,另外还有一千民团钢叉士兵,以及两千民团弓箭手,北城头上下已聚集七千军队,就算敌军以一万人进攻北城头,唐军依旧占据上风。

当然,唐军的兵力调动及其部署对于城下的薛延陀军队而言,他们并不知情,也看不到,他们只能按照自己预先的部署来实施,这也是守城方的一个优势,居高临下,排兵布阵掌握着主动权,可以及时调整对敌部署。

而攻城方只能在战事对自己不利后才调整战术,往往为时已晚,这就决定了攻城方的兵力要比对方多数倍,才能用全面部署来抵消守城方的布兵优势。

这个巨大的差异,第一次出任主帅的薛延陀悍将薛察柯显然并不知道。

薛察柯举刀大喊:“擂鼓出击!”

“咚!咚!咚!”战鼓声惊天动地,一万两千名薛延陀军队如三股黑色的狂潮奔向城池,他们脚下是松枝,没有了蒺藜刺的担忧,士兵的推进格外迅速。

薛察柯孤注一掷,他将连夜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猛卒》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掷,网址:https://wap.bqg999.org/109/109278/25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