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人无近忧 必有远虑(2/4)

手锏就是他的火药,以及独一无二的火药使用方式。

火药的制造上。朝廷对这个玩意,还未有太多的注意。这是因为火药在战场的威力,某种程度也不过是塞了火油的罐子而已,可是假若出现了火炮呢?利用火炮将火药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并且不至于城中各处城楼,借助着高墙和火炮,还有精锐的天策军,以及征募起来的民夫,就足以使孟津这个心腹之地固若金汤了。

秦少游的想法和王琚不谋而合。

只是要制造火炮,难处不在于工艺,而在于时间,造的早了,必定会有人觊觎,一旦朝廷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就必定要命你交出火药的配方,既然我也能造火药,而火炮的制造,无非就是铜铁而已,你天策军可以有一百门火炮协防,那么朝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制造一千门,毕竟,在朝廷背后,是接近于无限的资源。

可是造的迟了,一旦遇到变故,即便你造出来,没有足够训练有素的炮手,只怕效果也是勉强,临时抱佛脚,毕竟不足取。

而如今,太平公主殿下的下嫁,就给了秦少游‘放肆’的机会。

几乎所有的匠人都是现成的,杨务廉在这方面,确实功勋甚大,以至于这个贪婪的家伙,秦少游从来不去管他在筑城和匠作方面的钱粮支出,因为对秦少游来说,钱财反而是最轻易得到的东西,而真正需要的,却是人才,筑城的过程中,杨务廉就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其中手艺高明,且能锻出百锻钢的匠人就有不少。

秦少游按着记忆,把自己对火炮的设想绘成了一张图纸,旋即交给了杨务廉使用,而杨务廉要做的,就是寻几个手艺高超的匠人制出模型,而后进行某种程度的试射,之后再进行改良。改良是必要的,虽然秦少游所描绘的这个火炮,其实最为原始,完全处于明清时代的水平,至多,借鉴了一些红衣大炮的一些优点,但是他对火炮的涉猎并不多,许多他所疏忽的东西,都必须通过一次次的实验来进行修正。

倒是秦少游的‘奇思妙想’,立即引来了杨务廉的兴致。

筑城的后续工作,其实早已步入了正轨,一切,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所以杨务廉把心思放在了火炮上头。

他的工作地点,在河北的下麻坡,这儿已经开始陆续进行了开垦,许多流民也都收纳了起来,还有一些,是这儿匠人们的一些亲戚,不过在靠着中心的地带,则专门开辟了一处空地。

在这里,杨务廉几乎不眠不休,与一些匠人试造出了十几门火炮,而这些火炮无一例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唐朝小官人》 最新章节第二百六十七章:人无近忧 必有远虑,网址:https://wap.bqg999.org/130/130711/30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