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利器(2/4)

,因此大家到时乐于效命,许多里的征募名额。青壮们都是打抢去的,毕竟务工更枯燥乏味一些。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操练,或是维持治安,或是负责类似于炮营周边的警戒。

这炮营的操练,和其他不同。体力的要求其实并不比天策军那儿要少,盖因为这种经过无数次改良的‘红衣大炮’还是比较笨重,根据庄子里的计划,眼下也不过制造一百五十门而已,五十门用于仓储和更替,一百门则用于操练和作战。五个人伺候着一门火炮,设炮长一人,炮手二人,辅炮二人。

炮长的职责在于检查火炮的养护,这火炮固然是用百锻刚练就,可是毕竟和后世的钢铁差了许多,想要发挥最大的效用,养护是至关紧要的事,每一门炮每日所需耗费的茶油,就需半斤之多,而这种不能食用,但是能够专供养护的茶油价格虽然低廉,不过一斤七八个钱,可是储存和运输却是耗费不少。

除此之外,炮长还负责火药的保管,以及对炮手和辅炮的操练。

而炮手的职责,则是校准和引火,辅炮则进行火药的填充,以及铁弹的装填,这是很原始的火炮,笨重而粗犷,正因为如此,稳定性并不太高,若是寻常人去用,火药量用的过多,则有炸膛的危险,可是一旦用少,威力又明显不足,再加上校准方面,也必须全凭经验,因此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极高,在明清两朝,虽然火器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运用,可是往往不能作为决定战场的因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明清无法培养出一群真正专业性的炮手,往往都是随便派遣了差使,平时也极少去制定操练的计划,等到真正作战的时候,要嘛就是炮手经验不足,使得火炮的效用发挥到了最低,而作为武官,也因为敷衍了事,对火炮的运用并不热衷,因而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战术,再加上平时的养护不力,最后的结果,火器反而成了伤人的威力不足,却因为频频炸膛,反而成了伤己的利器。

在这方面,唐军或者是周军则是全然不同,这个时代职业的武人较多,再加上民风彪悍,行伍之人远不是后世那般,被文官集团大力压制,以至于入行伍之人,往往都是罪犯或是一些军户,几乎没有任何出身较好的良家子或者是平民子弟肯进这种下九流的行当。

至于天策军这里,对武人的推崇更是到了极致的地步,因为庄子有钱,而且对天策军也是极为重视,所以往往能进入天策军,薪水大多丰厚,待遇也是极好,兵精粮足,反而成了令人称羡的对象。

这也是为何,红衣大炮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唐朝小官人》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一章:利器,网址:https://wap.bqg999.org/130/130711/30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