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良善之辈(2/4)

生产那些小物件,为了精益求精。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锉刀和指甲刀,乃至于是小小的耳勺子,不少匠人可谓是呕心沥血,花费了不知多少的心思。

有了大笔钱进账,另一边,其他地方又少不得也萧规曹随,也弄一些这样的小工具想要借此抢占你的市场,只不过……孟津的铁坊却不是省油的灯,毕竟这儿收益好,每年大把的钱进账,招募匠人时,也是大方的很,因而越来越多技艺精湛的匠人携家带口来投奔,再加上有了大笔的钱,就可以花费许多钱财投入到改进工艺上头去,精益求精,其实是要花费大笔钱财的,毕竟要招募这么多巧匠,每日什么都不生产,花费大量的气力,去试着制出各种新式的‘耳勺’‘指甲刀’来,这些东西,绝大多数都是废料,每一次的改进,都需要建一个个的模子,若是最后弄出来的东西不尽如意,这些模子,也成了废料。

废料就意味着做了无用功,一百次的尝试,可能连一次改进的可能都没有,这是无底洞。

这玩意如此,其他玩意,也绝大多数都是如此,比如钢铁锻炼的改进和更新,虽然每天都有无数的突发奇想,可是花费了大笔钱财去不断的尝试,往往这些奇思妙想,最后得出的都是费力不讨好。

只不过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的尝试,只需要有那么几次得以成功,就足够孟津的各种铁具保持领先了。

如今最好的钢,就出自孟津,最好的农具,也出自孟津,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积累和锻炼了无数匠人,所以最好的匠人,几乎都出自孟津。

反复试炼之后,得出来的经验,单单炼铁一项,就足以编造出一本洋洋百万言的书籍,有了前人的经验,后来的匠人便有机会从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这就不是其他地方的匠人有机会能够触碰到得了。

秦少游也染上了这个坏毛病,没事就要修修指甲,在韦弘敏面前更是如此,反正无所谓。

韦弘敏有些恼火,却还是笑了笑:“外间的传闻,殿下可听说了吗?”

“传闻?什么传闻?”秦少游终于说话了。

这让韦弘敏松了口气,不怕你发怒,就怕你爱理不理,然后细细一想,自己堂堂侍中,也真是够委屈的,遇到这么档子的事,结果却被你姓秦的奚落,心里早把秦少游骂了一百遍,脸上却是带笑:“外间都说,殿下遇刺,与老夫有关,此事……真是天大的误会啊,老夫说句实在话,老夫与殿下,关系确实有些疏远,老夫听信了小人之言,对殿下的印象呢,也很是不好,只不过……老夫岂是那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唐朝小官人》 最新章节第三百八十六章:良善之辈,网址:https://wap.bqg999.org/130/130711/42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