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看我找到了什么(3/4)

,都是两千年后的敦煌小吃,在任弘的指点下,基本都在悬泉置厨房里做出来了,靠着一口炒锅和这花样百出的吃食,悬泉置才能在半年内广为郡内所知。

相比于这年头的大酱下糙米饭,的确是太过好吃,搞得一向与世无争的置啬夫徐奉德,都有勇气争一争全郡第一置所的名头了。

任弘笑道:“是之前没做过的,至于是什么,夏翁稍后便可知晓,不过,我还差一样能给它添彩的东西……”

正说话间,悬泉置门口传来一声叫唤。

“任君!你要的物什,我从县市买回来了!”

任弘出了门,正好看到吕多黍赶着一辆老马拉的方厢车,停靠在悬泉置外。

吕多黍昨天傍晚告假去了趟效谷县城,回家看望老母,将要给弟弟的信和衣物寄出,顺便帮任弘买点东西。

他下了车后,双手将车厢里几个小包捧起,小心翼翼地交给了任弘。

“此物走遍了县市都未见,果然如任君所言,要在卖药材的地方才能寻到。”

这几个小包颜色黄褐,至于它们的材质,细密而有韧性,像是麻布,却又不是麻布。

没错了,这竟是理论上,要到一百多年后的东汉,才会被蔡伦发明的……

纸!

几个用来装物品的纸包,就这样赫然出现在任弘面前,不仅如此,上面还用毛笔歪歪斜斜,写着两个字:

不是吃人。

而是“胡麻”!

……

对于纸张出现在这个时代,任弘丝毫不惊讶。

都坐下,都坐下,这有什么稀奇的,别看他们悬泉置只是个边塞小驿,两千年后,却是中国最早纸质文书的发现地好不好!

置所里专门存放简牍的屋子里,任弘整理文件时,就曾翻出过好几张麻纸来,上面还写了不少字。

铁证如山,这说明,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在此之前,至少从文景时代开始,粗糙的麻纸便在关中出现,后世称之为灞桥纸,汉人则唤其为“赫蹏()”。

敦煌郡纸张也不少,任弘也打听过其来源,发现多是来自官府纺织丝麻的织室,那儿每天都会产生大量针头线脑、碎布边角。为了不浪费,某位不知名的工匠便将它们切碎、蒸煮、舂捣,做出了第一张纸……

纸张由此发明,但那位工匠,却无人记得他的名字。

因为质地粗糙,这些古纸不太适合书写,更多是用来裹细碎的物品,东厨里就有许多,上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汉阙》 最新章节第7章 看我找到了什么,网址:https://wap.bqg999.org/131/131459/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