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文会(2/3)

解与独特的领悟,而魏良先前传给易总的笔记,就是讲述了魏良自己的一些见解跟感悟。

本来易安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但看了魏良的笔记后,也就豁然开朗了。

直到现在,易安才真正意识到这几本笔记的珍贵之处,怪不得有那么多人想要拜师呢,单单笔记就这么厉害,如果能得了魏良的真传,势必受用无穷。

而且易安发现,自从筑基后,他的脑海清明,对于那些经义文章,几乎过目不忘。

……

??“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於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於书者也……”

东厢房中,易安奋笔疾书,虽然经义就那么几本,对于其中的内容,他早已熟记于心,但每一次研读,他总能从中感悟到不同的意境。

先贤的智慧,果真是神妙无比。

“感觉如何?”不知什么时候,魏良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易安的身后,脸上不禁流露出了一抹欣慰。

“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只是最近仿佛遇到了一个桎梏,很难再做出什么太大的突破。”易安回想起近期的所得,如实说道。

魏良抚须微笑道:“不能急,不能急,如果一时间很难解开这个桎梏,倒不如出去走一走,换一种思路来看,说不定就解开了呢?”

他并没有询问易安是因为什么为难,更没有为他解答的意思,只是引导了一个方向,易安能走到哪一步,全靠他自己。

从别人那里知道了答案,那终究是别人的,而不是他自己的,这样可不利于成长。

“先生说得有理,是我陷入误区了。”易安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孺子可教也,明日,正好西湖有一场文会,你可以去看看,结识一些青年才俊,虽然不一定有用,但交流一下,没准自己的思绪,就被打开了呢?”魏良说道。

其实,这件事才是他此次的目的。

只有跟别人相比,才能察觉到自己的不足。

虽然那些所谓的青年才俊,没有几个能入得了他的眼,但总归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不全是欺世盗名之辈。

……

李之河知道易安对杭州人不生地不熟,于是便自告奋勇,充当向导。

对此,易安自然是没有意见,有了李之河的帮助,能为他省去很多麻烦。

竖日,一大早易安就与李之河提前出了门。

首先由李之河带着易安在城里闲逛了一圈,见识了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聊斋之问道长生》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文会,网址:https://wap.bqg999.org/132/132889/2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