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科幻小说的未来(4/5)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一个现象。你是否觉得最近这些年的科幻、电影以及电视剧里幻想的成分越来越重,科学的成分却越来越低?”

刘卡德:“是的。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知道得越多,对宇宙本质的了解越多,我们在追求真理与幻想之间的平衡会不可避免的逐渐偏向真理。我们的想象力会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而逐渐下滑。另外,你知道一本好的长篇科幻的定义是什么吗?”

刘卡德:“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所勾画的未来科学背景要符合理论预期,对人性的探讨与刻画要在社会学上具备真实的质感。”

陈锋点头,“说得好。那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一名普通人要加入牛顿的实验室成为一名实验助手,最短需要多少年的学习时间,掌握知识水平到什么程度?再换到现在,以你自己为例,一名普通人想成为伯克利大学里重点实验室中的科研助手,需要多少年的学习时间?要掌握所少方面的知识?”

刘卡德渐渐的明白了,“我明白了。首先,经典长篇科幻不可能只围绕几个人物,以及某一项单独的未来科技而展开,它必须有完善且足够宏大的世界观。那么它便必须涉猎到未来世界里方方面面的科技。在几十甚至一百年前,一名优秀的科幻作家同样需要大量的书籍,且紧跟时代科技热点。他们既精通又博学。但到了我们的时代,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革新,人类富集的知识量越来越大,每一门学科里囊括的基础知识量太大。”

“每天每时每刻产生的科技热点越来越多,一些过去的经典理论一直在被颠覆。要成为一名完美的科幻作家,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太惊人了,以人的精力很难学完,那么在创作中便不可避免的出现谬论,并引发争议。所以,现在的人想再写出经典科幻长篇的难度越来越大,并且这个难度还会随着社会精细化分工的进一步升华,而持续加大。”

陈锋点头,“是的,你的看法基本正确。也许再过几百年,人类就没有科幻和电影可以看了。等到千年之后,科幻作品中大约只能剩下一个题材。”

“什么题材?”

“时间穿越。”

“呃……我懂了。”

话题聊到这里,陈锋选择点到为止。

他能给刘卡德的提示,也只剩下这么多了。

至于刘卡德能做到什么地步,就人各有命吧。

接下来刘卡德倒是略显好奇的问了一下陈锋前段日子与牛津教授在国内做的问卷调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最新章节第410章 科幻小说的未来,网址:https://wap.bqg999.org/141/141450/422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