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冯亭的行刺(1/5)

李牧面无表情的看着冯亭,道:“我可没有说笑。

你们韩国人现在已经彻底失去了所有盟友,想要继续生存下去,那就注定要铤而走险。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唯一铤而走险的办法就是效仿当年宋国的华元大夫了吧?”

冯亭听到李牧的话之后,表情彻底变了。

在春秋时期,楚国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率领军队包围了宋国的都城,这一次的围困旷日持久,宋国眼看着就要顶不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宋国大夫华元深夜进入到了楚国的大营之中,和楚国一名叫做子反的王子进行密谈,并由此说服了楚庄王撤兵。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宋国一直对外声称是因为华元大夫的诚实感动了楚庄王,所以才会让楚庄王撤兵,但是这个说法是有很多漏洞的。

根据当时的史书记载,楚国围困宋国都城多日,伤亡很大,但楚庄王想要灭亡宋国的决心不变,甚至都下令让楚国的士兵在宋国土地上修建房屋,开垦土地。

换句话说,楚庄王这是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以这位春秋霸主的雄才大略,又怎么可能会在短短的时间过后就选择撤军了呢?

当然,也不是不可能撤军,当时的诸侯之中晋国最强,楚国第二,秦国和齐国属于第三第四,如果是晋、秦、齐之中任何一个国家出兵,楚国都会撤军。

但偏偏这三个国家都没有出兵,作为楚国死对头的晋国甚至仅仅派来了一个使者解扬喊了一下口号,让宋人继续坚持,实际上是一兵一卒都没有调集。

在这样的情况下,楚庄王的撤军就非常的不符合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华元这件事情,在楚国内部以及其他国家之中,则流传的是另外一个说法。

据说华元之前就曾经刻意交好过子反,所以当他前来求见的时候,子反出于贵族风度没有什么怀疑的就接见了华元。

然后华元手持利刃胁迫了子反,要求楚庄王就此撤军。

由于子反是楚庄王的亲兄弟,所以楚庄王为了兄弟的性命最终答应了撤军。

李牧今天所说的,显然就是这个故事版本。

冯亭当然也知道李牧所说的是什么版本,所以他的脸色才会一下子就变了。

冯亭勉强笑道:“大将军说笑了,老夫怎么可能会这么做呢?”

李牧微微点头,道:“我劝你不要这么做,因为那样只会自寻死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回到战国当赵括》 最新章节第989章 冯亭的行刺,网址:https://wap.bqg999.org/146/146178/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