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澎湖发展计(2/3)

刘四五看他们的神色,知道他们的担心,他道:“这里确实不能种地,你看这岛上都是荒地,简直是寸草不生,不过要等些日子,去了毗舍那边,就有地分了,到时候领了种子就可以种地了。”

“四五这么说,俺们就放心了。俺们是庄稼汉,只能种种地了,只是这段日子,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刘四五知道他们的意思,他道:“帮渔民晒晒鱼干,然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个俺们懂的。”

这些百姓就在当地暂时生活了下来,他们不会打渔,就帮渔民干活,将打上来的鱼都剖开肚子,然后摊在石头上晒干,或者坐船去附近的岛屿帮渔民们喂喂山羊。

这些百姓只感觉他们过得日子比较闲暇安逸,都有些忘记他们南下的意图了。

澎湖诸岛这边的气候比北方要热一些,而且虽然在海上,但这边降水算是少的。

所以经过半个太阳的炙烤之后,鱼就差不多脱干水分了。

刘四五问起这些渔民。

只知道他们是在淳祐年间(1241年-1252年,是宋理宗赵昀的第五个年号),从福州、泉州来这里定居的,后来幸亏泉州的赵东家(赵竑),他们才能在岛上侨居下来,他们大多以耕渔为业,或者放牧,散放一些山羊,在海上捕鱼,也多亏了李源的守御。

不过他们的子女妻儿大多还在泉州府晋江县,不与他们住在一起。

只是在这里放养山羊、打打渔。

还有一些百姓,正在搬运一些泥土。

这些泥土都是从泉州那边运来的,因为这里的土壤不多,肥力不够,为了种植,然后将泥土都运到了一块平地上。

将运送、搬运、平整土壤等的工作都交待给了他们。

除了这些外,刘四五还看到他们在搬运一些树木。

“种树?”刘四五诧异,他认出了这是榕树。



“是的,这里地平、水咸、风烈,树木本难成长,不过这些都是一些榕树,据说可以种活,反正我们也是试试看,这些都是东家的主意。”

除了榕树外,刘四五不知道其他是什么树木。

刘四五没想到这次赵东家考虑这么多,可见真的要在这座岛上花费一番功夫了。

......

黄昏时分,太阳缓缓地海平面上降落。

夕阳的光芒宛如火红色的火焰一般在燃烧,原本蔚蓝的海面上顿时好像被一盆烈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打搅南宋》 最新章节第112章 澎湖发展计,网址:https://wap.bqg999.org/148/148025/11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