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字字珠玑、循循善诱(2/5)

。”

那少年点点头,“是的,赵大哥。”

“外面冷,屋里坐坐。”

少年名叫赵平,临安府富阳县人。

赵诵很快与赵平熟络起来,然后问起王安的事。

赵平愁容满面,他和王大哥从小一起长大,但自从大理回来后,赵平感觉王大哥身上变化了不少,也难怪王大哥失去了双亲,即便是他,也沉浸在丧父悲戚中,家中所有事都归他管,他感觉肩头的担子很重,爹爹的临终遗言犹在耳畔。

大理一行,他们失去了太多。

他不知道王大哥从军之事,所以当赵大哥问起,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当初当王大哥将卖房、地产的钱交到他手中的时候,他相当诧异。

六七之前,他都在料理父亲的丧事,所以去了富阳县乡下。

前些日子丧事办完后,便匆匆赶往临安府。

王大哥只说要出远门,赵平也没多问,只是今日到了临安城,并没有见到王大哥,反而见到了王大哥口中之人。

赵诵又略微了解到赵平父亲与王安父母辈的过往。

原来王家也是临安商户之一!

当年王安父母和赵叔一起去了大理行商,没想到遇到了蒙古人南下。

大理被灭,而王安父母则死于蒙古人铁蹄,赵叔侥幸未死,重伤之下拖带王安、赵平逃出虎口返身临安,没想到回了临安后一病不起,抱病在床上躺了二三年。

这期间生意上的事情只能交给王安、赵平打理。

因王家这次去大理贩卖的货物巨大,王家吃不了这么大盘货物,所以临行前通过临安行会联络几大商户,共同出资,其他商户则将款项或者商货兑成“会子”。

王家因这次行会,也将家中财物兑成“会子”,全权负责大理商贸。

赵诵这才记得,大宋大额的商贸交易,商人带银钱上路并不理想,那铜钱光是一贯就很重,那重量可想而知了,而且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古代商路上经常出现啸聚山林的盗贼,钱财货物在半道上被劫走也是常有之事,更何况还是边境商贸。

当时宋廷规定,在两浙西路临安府所用的是会子,但到了成都府路、夔州路,则是“钱引”。

“钱引”与“会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

“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

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打搅南宋》 最新章节第五章 字字珠玑、循循善诱,网址:https://wap.bqg999.org/148/148025/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