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最大利用(2/4)

“各位抬爱,说起来惭愧,搞了一辈子的林木研究,却从来没有想过将林木培育和绿化、经济联系到一起运作,还是肖总给我指点了迷津。”

陈方远夸了一顿肖浅,才开始解答疑问。

“我们先来说说红松的问题。虽然说红松是珍惜物种,但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其实现在已经能够做到人工培育了。我们采取的变温催芽处理,可以让红松种子在播种后三到五天就能出土,出苗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对于大家担心的红松的成长环境问题,经过我们多年的改良,红松如今已经能够适应平原地带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了。”

有人追问道:“那红松的成长周期问题呢?”

红松的成长周期非常缓慢,最起码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大家不认为,一家私营企业,会有耐心等待那么久的时间。

这个问题,就需要肖浅来回答了。

“松子的产量问题,我们先期会采用面向社会收购的办法。而且我们先期的收购方向,其实是云贵川那边的落水松子,并非是咱们当地的红松松子。另外大家不知道的是,松子的加工生产,其实并不在我们企业的近期计划当中。另外在红松之外,我们不是还有榛树、杏树、橡树等其他的种类可以投入生产嘛。”

松树作为防护林树种,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松树高大挺拔,枝叶狭细,这就导致了树与树之间的空隙很大,很难起到良好的阻挡风沙的作用。

东北的防护林带,大部分都是一排五到六颗树木的条状防护带,如果采用松树的话,那就是露眼的筛子。

这也是东北的防护林多以杨树为主的原因。

但肖浅着意打造的,是经济产业林,是森林。

将防护林进行集中种植管理后,可以形成宽度达到数里的庞大林区。这样通过数量的密度,其实防风固沙的效果会更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中间的广大田地地带,又该如何保护?

“其实中间的耕地部分,我们也不是单纯地以耕地为主。”

陈方远拿出了第二个解决办法。

“我们的想法是,采用田、林间距的做法。不过这里的林,不是一般的防护林,而是以纯粹的经济林木为主,兼顾防风固沙的作用。因为四周有着庞大的森林体系,那么我们在中间区域的防护作用就没有那么迫切了。”

陈方远在地图上划线。

“在这样的几个地方,我们可以种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娱乐小白进化史》 最新章节第781章 最大利用,网址:https://wap.bqg999.org/162/162594/86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