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帝王使命(2/5)

复又与诸葛亮道:“朕知丞相一心欲重振正室,恐楚王更强,故不愿通商,然万事当以民为先,此事无需再议。”

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让杨琦准备前往襄阳,再和刘协商谈通商之事,但有个条件就是停止对刘备动兵,他心中很清楚,若是刘备一灭,北方朝廷只以两州相抗,势如孤立。

刘协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他正在积极为四大学府筹建蓄金(可以理解为基金),并同意在往年的基础上,将襄阳、水镜、江南、重庆四大国学府的年投入金增加到三亿钱,而州学府的投入提升到一亿钱,郡学的年投入为四千万钱。

加上襄阳军院和襄阳工院不低于四大国学府的年投入,还有预备军和县学的投入,大汉在教育方面每年将至少投入二十亿钱。

目前南汉每年税收总额在一百八十亿钱以上,每年都能保持百分之十以上的递增,教育支出占国家年收入的一成以上,军费年开支占年总税收四成以上,每年要向襄阳银庄还借款及利息三十亿左右。

农业补贴、学子津贴、工匠津贴和侯爵津贴每年高达二十六亿钱,加上赈灾等临时支出,治略府每年能够盈余的大约有二十亿左右,皇帝内务署每年则能够纳钱十亿左右,换句话说,刘协这个大汉皇帝每年手中也就三十亿钱可以灵活调用。

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恐惧的事情,相比后世年年赤字的那些政府,刘协自己还是很满意的,何况全国大规模扩建的粮仓都仍然处于饱和状态,而襄阳银庄也是一个稳定的中央金融机构,近三百万斤的黄金储备令他毫无忧虑。

当然,就目前的货币发放量来看,黄金储备还是很不充足的,要想进一步使国民富有,就必须更大规模的吸纳境外黄金,增加货币发行量,简单的说,只要货币价值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加货币发行,就会使百姓拥有更多货币,则相应得可以理解为其个人财富增加。

更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楚钱市值,使百姓手中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物品,这也是百姓个人财富增加的办法,但这样的办法不是非常合适,而且仍然需要大量黄金作为支撑。

在黄金储备的问题上,刘协将自己的视线从北方移向了身毒、安息、贵霜三个帝国,甚至是更远的罗马。

这些都是黄金大国,比中国拥有更多的黄金,只有从他们手中得到足够的黄金,大汉国民人均财富的增长才会有了稳定的基础。

贸易和战争同时并进,无疑是吸纳财富的最佳捷径,但刘协不愿意用汉军前往,商军们会履行自己应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汉献帝新传》 最新章节第八章 帝王使命,网址:https://wap.bqg999.org/162/162908/2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