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肿瘤“手串”(2/5)

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而生殖细胞瘤中的复制非常活跃,所以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治疗效果非常好。所以生殖细胞瘤并不可怕,关键是明确诊断,早期规范治疗。”

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脑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的头痛、呕吐和通常的功能性头痛、吃坏肚子的呕吐是不同的:脑肿瘤引起的头痛往往是持续或者不断加重的,而每年或者每个月痛几次,其他时间完全正常的头痛,往往和脑肿瘤无关;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最大的特点是往往没有胃肠道的症状,突然就像胃里的东西喷出来一样,医学上称为“喷射性呕吐”;

明显吃过不干净的东西,又吐又拉的那种呕吐,则不用担心是脑肿瘤引起的。

刘璐也正是因为对方的喷射性呕吐以及持续的头痛而引起注意的。

作为一名孜孜不倦的医学知识科普者,陈俊信奉的观点是:医生一定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医学知识的传播者。在医生传播医学知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告诉大家哪些东西是很可怕的,让人吃不好,睡不着,而是告诉大家,哪些看似神秘的东西,其实是可以用医学知识来解释的;哪些看似可怕的事情,其实是不必担心的。一名医学知识的传播者应该是让大家都能用医学知识充实自己,把可怕、神秘的东西,变成可控、可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健康、快乐。

另外,关于脑部手术,尤其是肿瘤的切除,省一医神经外科其实是有一套“神器”的。

那就是,彩色荧光显微镜,省一医总共也就三台这样的具有肿瘤“黄荧光”和血管“白荧光”双重荧光显像功能的高端手术显微镜,为神经外科医生开展精准微创手术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手术时,病灶组织被“染色”,血流变化清晰可见,即便陈俊不兑换“透视异能”,光是用这台仪器,也能进行较为精准的“导航”。

过去,传统外科手术受照明和医生视力等因素影响,需要在患者身上扩大切口,才能看清位置较深的神经及血管;后来,放大镜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医生的“视力”;现在,荧光显微镜不光让医生看得更清,还赋予了他们“透视”的能力。

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相关荧光显像材料后,血管和某些恶性肿瘤能够在荧光显微镜下显像,清晰呈现血管中血流的变化和肿瘤边界,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组织。

一台荧光显微镜融合了两种显像模式,黄荧光看肿瘤,白荧光看血管,为医生做手术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 最新章节773、肿瘤“手串”,网址:https://wap.bqg999.org/166/166229/77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