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前因后果的复仇(2/3)

重。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储位时,王珪协助李建成收罗了许多人归于太子麾下,一同抵抗李世民。没曾想太子麾下的杨文干造反,李世民将其讨平,王珪便因此受到连累,被认为未对太子进行规劝,使得兄弟之间不和睦。最后被流放了,玄武门之变他并没有在长安。后来李世民为显示自己的大度便将王珪、魏征等人召回京,并重用他们,后来王珪还成为了宰相。

第二位,罗艺罗艺归顺唐被赐李姓,封为燕郡王。他和李建成关系极好,都将李世民视为敌人。罗艺曾无辜殴打李世民身边的亲信,就因他功劳大,李渊并未追究其责任。后突厥侵犯,而罗艺在北疆极具威名,因此李渊派他镇守泾州,对抗突厥。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成了新帝,罗艺怕李世民心中记恨便主动起兵造反,最终被部下杀害。

第三位,韦挺韦挺少年时和李建成的关系就很好,建立李唐后,成了李建成的属下,二人关系一直以来也都是极好的。不过韦挺和王珪一样,因为杨文干谋反的事情也受到了牵连,同样被罢免了官职流放。一直到玄武门之变后,才再次被举荐重回朝廷。

第四位,冯立冯立是太子府下将军,李建成让他成为了翊卫车骑将军,并交予重任。李建成死后,太子府内一片慌乱,各自逃散。冯立对周围人说,受太子那么多恩典怎能去逃难!便集合士兵攻到玄武门,想杀了李世民为太子报仇,李世民方一位将军战死后,李世民命人将太子和齐王的头颅丢了下来,太子手下的将士见此便士气大失,冯立长叹:我们也算报答了太子恩典了!之后便开始逃散,后来李世民觉得冯立是位忠义之士,还赦免了他。

上面李建成的四位心腹,有死的,有投降的,有逃的。

冯立虽然逃了,但是他却无时无刻的不想为李建成报仇,不过,无奈的是,李世民真的是太会做皇帝了,他的手下猛将如云,又用大恩将本来李建成部的人才给招揽了过去。

将天下给治理的很太平,如果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那简直就是找死,所以无奈,冯立潜伏了下来,一直都在找机会。

本来这机会已经没有了,冯立也快要忘记报仇了,可是冯立自己都没有想到,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居然得到了一个消息,是一位李建成曾经的亲卫带来的,说当年李建成找到了李世民的长子。

本来是想要将这位长子做为谈判的筹码,不过,没有想到,李世民的动作太快了,还没有来得及和李世民谈判,就被李世民给杀了。

现在这个长子还在一户农家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唐第一长子》 最新章节第八十七章 前因后果的复仇,网址:https://wap.bqg999.org/170/170657/8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