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章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5)

这次跟壶南国民党顽固派搞统战工作,他是最佳人选。

张金堂在民主村选时,被组织安排做河口主村抗日村长,利用他在红部工作的便利条件,深入敌后,秘密做伪军的反正工作,有不少国民党中间派被他说服,表面上为顽固派办事,暗中也为我们做事。

王阿保是旧府教育科的工作人员,是壶关县的才子,抗日战争爆发后,向往革命,以他先进的思想理论,为百姓编创进步书籍,编导乡村戏剧,宣传抗日救国。

李友芝,树掌人,也是壶关县文化界风云人物,太原沦陷后返家乡担任县中心小学校长,当选为壶关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兼中国国民党山西省壶关县执行委员会书记长,积极抵御日寇,为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放弃内战而呐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壶南常行驻有国民党二十七军和四十军,还有国民党县长马成骥(1941年接替赵如镐国民党县长职务)以及顽固公安局武装。

二十七军内部大多是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都是国民党员,生活腐化,不接近下级兵士。自从在常行扶植赵如镐一伙成立国民党壶关县府之后,便成了统治壶关人民的太上皇。

他们派员随意画个条子都可以夹着一根棍子,逢村过户催粮要钱,稍不如意,不分青红皂白,棍子就劈头而下,横行乡里,如狼似虎,任意敲诈勒索,为一大害。等他们酒足饭饱之后,把要上的粮食叫村副派民夫送到他们的指定地点。

当时在百尺、柏林、常行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二十七军催粮棍,

一头轻来一头重。

给米给面放你行,

啥也没有棍伤身。

一头米来一头面,

鸡蛋夹在棍当中。

吃壶关,住陵川,

日本来了窜河南。

二十七军住陵川,

要面要米在壶关。

鸡不生蛋就抓鸡,

催粮人员似虎狼。

二十七军营级以下干部对内战表示动摇,愿意抗日,甚至有少数是不赞成内战的。二十七军下级士兵在抗战前的已是少数,大半以上是抗战后的,这些人是从豫南、安微和本地陵川、壶关一带征集来的。

抗战前来的人,流氓分子很多,对一切事情取无理的态度,劫路、讹诈,什么坏事都干。后征来的人,黄河以南的,希望开过黄河回家乡,壶关、陵川征来的,希望不开走,在本地抗日。

常行国民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游风约》 最新章节第一八〇章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网址:https://wap.bqg999.org/175/175738/18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