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东林党的实力(1)(2/6)

了。这位李先生本人就是都察院的御史,自己去检举自己,估计他还没这个觉悟。作为东林党的重量级人物,李三才在这方面的名声,那真是相当的大。大到几十年后,著名学者夏允彝到凤阳寻访,还能听到相关事迹,最后还叹息一声,给了个结论——负才而守不洁。

列举以上两人,只是为了说明一点:东林,是书院,但不仅仅是书院;是道德,但不仅仅是道德。它是一个有实力、有能力、有影响力、有斗争意识的政治组织。事实上,它的能量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发现,那段看似平淡无奇的历史,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争斗的方式,是京察。

万历二十一年(1593),顾宪成失望地回家了,他虽费尽气力,却终究未能解决对手,京察失败。

但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十二年后,即万历三十三年(1605),京察开始,主持者杨时乔,他的公开身份,是吏部左侍郎,他的另一个公开身份,是东林党。当时的首辅,是浙党首领沈一贯,对于这位东林党下属,自然很不待见,于是,他决定换人。沈一贯是朝廷首辅,杨时乔只是吏部二把手,然而意外发生了,虽然沈大人上蹿下跳,连皇帝的工作都做了,却依然毫无用处。杨侍郎该怎么来,还怎么来,几板斧抡下来,浙党、齐党、楚党、宣党……反正非东林党的,统统下课,沈一贯拼了老命,才算保住几个亲信。

那么现在,请你再看一遍之前列举过的几条史料,玄机就在其中:

万历三十三年,京察,沈一贯亲信以及三党干将被逐。万历三十五年(1607),沈一贯退休回家。同年,王锡爵的密信被李三才揭发,复出无望。一年后,东林派叶向高成为首辅,开始执掌朝廷大权。是的,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偶然。而最终要获得的,正是权力。权力已经在握,但还需要更进一步。

万历三十九年(1611),辛亥京察,主持人吏部尚书孙丕杨,东林党。此时的首辅已经是叶向高了,东林党人遍布朝廷,对于那些非我族群而言,清理回家之类的待遇估计是免不了了。然而一个人的掺和,彻底改变了这一切。这个人就是李三才。此时的李三才已经升到了户部尚书,作为东林党的干将,他将进入内阁,更进一步。

算盘大致如此,可打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听说李三才要入阁,朝廷顿时一片鸡飞狗跳,闹翻了天,主要原因在于李先生的底子不算干净,许多人对他有意见。而更重要的是,这人实在太猛、太有能力,东林党已经如此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最新章节第294章 东林党的实力(1),网址:https://wap.bqg999.org/177/177102/29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