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工业革命上(2/3)

跟随。

天空下着小雨,松江知府张家玉,给高欢打着伞,一边走一边介绍道:“陛下,这里是浦东工业区,上海县的织造工坊,大多集中在这里。”

高欢微微颔首,“有多少家工坊?”

“大大小小共计三千二百六十七家,一百三十万张织机,有织工三百多万人。”张家玉道。

高欢看着街道两边的工坊,有些吃惊,一个上海县的规模,大概就快赶上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了。

松江府还有华亭、青浦,苏州还有吴江、常熟等县,也都是织造大户聚集之地。

现在乾朝获得的市场,只有东亚、东南亚,以及印度的孟加拉地区。

这么多工坊,估计市场的需求已经饱和了。

“工坊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吧!”高欢随口问道。

张家玉道:“陛下英明,各工坊之间的竞争,确实十分激烈,都在拼命地压缩成本,以便低价获取更多订单。”

高欢皱起眉头,中国人多,有什么事情赚钱,开始做的人少,做的人能够赚大钱,可等其他人发现后,便会一股脑地涌进来,然后便开始内卷,赚钱的逐渐不赚钱,甚至会把整个行业给做死掉了。

“因为此前织造业很赚钱,所以近些年,不断有商人投资建设工坊,想要分一杯羹。”张家玉道:“其实现在织造业,利润已经很低,可还是有商人继续投资,认为这个行业能够赚钱。”

高欢无奈摇头,这是经济规律,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主动进行调节的话,让市场自行调节,结果便是会导致产能过剩,倒掉一大批工坊,等工坊减少,织造业再进入一个漫长的恢复周期。

对于这种现象,对于织造业的内卷,高欢眼下其实是纵容的态度。

因为现在乾朝在外贸上的大战略,就是用低价的商品,击垮其他国家的轻工业,占据海外的市场。

在占据市场后,乾朝才能从市场上获得收益,再积累资本,提升产业。

“沈氏工坊在哪里?”高欢忽然问道。

沈氏工坊是上海县的一家民营织造工坊,有两万多工人,规模可以排进前十。

皇帝陛下忽然问起沈氏工坊,让张家玉在脑海中回想这家工坊,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否则皇帝怎么会特别关注。

张家玉想了想却不得要领,见高欢看着自己,连忙指着不远处一片巨大的厂区,“就是那里!”

高欢道:“去看看!”

张家玉闻语连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武布中华》 最新章节第1336章工业革命上,网址:https://wap.bqg999.org/180/180060/137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