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齐聚幽州(2/3)

个多么浩大的工程。

至于为何突厥人不停的养牛羊,但是始终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就是因为人手不足,草料不够,要不然以羊子两年三胎,一胎基本两个的速度,不知道能够扩大多少规模。

牧民每当粮食不够,或则草料不够的时候,就会杀掉老羊,或则部分公羊,还有天气原因,天气寒冷,也会冻死一些。

这几年天气较为暖和,草原各部落没有受灾,因此突厥才能发展如此迅猛,底气十足。

事实上,隋末唐初公元六世纪末时中国北方的气候就已经开始回升,隋唐时代的气候要比东汉时、五胡乱华时和南北朝时温暖得多,西安在七世纪时有记载三年都不见冰雪,木棉花可以直接盛开在秦岭以北。

根据记载,有一种说法很受认同,秦朝末年,汉末,明末,这三个时期,天气都非常寒冷,天灾也多,因此许多人都活不下去,才引起到处都是战乱,而在他们以后,汉初,唐初,社会稳定,发展迅猛,也是因为天气暖和,风调雨顺的缘故,换句话说,只要不是昏庸的皇帝,其实都差不多。

当然这是题外话,这几年辽东牧场建立,因为使用煤炭,节约了动物粪便作为燃料,用来施肥,庄稼好了,冬季草料也变多了,自然牛羊马匹,增加得非常迅速,百姓有了足够的草料,又推动了农庄的养殖业。

所有的百姓都一样,绝对不会浪费身边的任何资源,那怕是一路边一坨牛粪,都会捡回家,丢进粪坑,留着肥料,因为有了煤炭,节约了许多原本应该用来做柴火的庄稼杆,用到了饲养上面,这日子自然越过越好。

(在老五的记忆中,化肥应该是八十年代末,百姓使用才多一些,以前都是以粪施肥,牛粪绝对是每个家庭,都要捡回去的,甚至许多孩子,眉头专门拾粪,读书,就别想了。)

河东的马邑,那边也是非常好的牧场,更何况临近河套,这也是为何夷男答应搬迁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实力,邹羽能击败回纥几万大军,分兵之后,还能组织十多万人来打他,甚至幽州还在抵抗始毕可汗,作为半个中原通,自然能够计算出拥有如此大实力的人,是否值得投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契丹,奚人,这些原本和他们一样,几乎是突厥附庸的部落,都能死心塌地的跟着,可见邹羽还是值得信任。

夷男也是逼得没有办法,他知道始毕可汗,可是一个野心不小的人,从他一直支持刘武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隋末第一狠人》 最新章节第181章齐聚幽州,网址:https://wap.bqg999.org/180/180398/18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