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多半是实验失败,气到自闭啦(求订阅)(2/4)

反应时,就可能产生0、1、2、3、4取代的产物。

因为有相关的文献发表? 所以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 关键在于许秋如何取舍。

一种方法,就是直接按照“2+r2→2-r”合成,再用过柱子的方法把-r给筛选出来。

这个方法优点很明显,简单粗暴,一步到位? 缺点也很明显,后处理可能比较痛苦? 产率堪忧,能有50%就烧高香了。

另一种方法? 则是在湾位上先引入一个硝基,然后再将硝基还原成为氨基? 这个氨基可以同时吃掉一侧的两个氢原子? 接着在氨基的氮原子位上连一个烷基侧链? 最后再进行溴取代反应。

这个方法缺点很明显,反应步骤增加了三步……

优点不是很明显,或许产率会提高,或许不会,也可能会有一些隐性的优点。

取舍了一番,许秋选择了第一种方法。

实际上,这样直接莽的话,反应到三、四取代并不容易。

因为当分子被一溴取代后,另外三个湾位上的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均发生改变,最容易发生反应的氢原子位置,变更为与一溴取代位的对位,或者说是距离一溴取代位最远的湾位。

所以得到的产物主要是一、二溴取代的产物,以及未反应的原料。

而且二溴取代的也不是没有用,比如将来可以将其与三甲基锡的二取代物发生tille耦合反应,合成聚合物材料。

……

开始准备反应。

三个反应,反应原料是昨天提纯的分子和溴单质,溶剂是二氯甲烷,常温反应,目标产物是单取代的-r分子。

许秋从药品柜中小心的取出装液溴的棕色瓶子,然后转移到通风橱中。

然后,称量500毫克左右的分子,装入50毫升容积的反应瓶内,再加入20毫升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并放入一颗聚四氟乙烯的梭形磁力搅拌子。

最后一步,是加入和分子等当量的液溴。

液溴是唯一在室温下呈现液态的非金属元素单质,有挥发性、毒性、腐蚀性,只能快速、粗略的称量体积。

此外,它的密度大于水,因此保存的时候要在液溴上方加水液封,液溴会分为三层,最下层是液溴,中间层是溴水,里面也包含次溴酸和溴化氢,上层是水。

许秋将通风橱的玻璃拉到最下面,伸进手去,小心旋开液溴试剂瓶的瓶盖,将一次性滴管伸入试剂瓶底部吸取红黑色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七章 多半是实验失败,气到自闭啦(求订阅),网址:https://wap.bqg999.org/186/186955/20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