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国家利益(3/5)

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敢当,在下那时候只是无名之辈而已,与这行动并无牵连,马排长过奖了!”韩正山略微犹豫一下,半推半就地把这个话题糊弄过去。他不能明确地承认或否认对方的猜测,也只能采用这种办法蒙混过关了。

马库斯眼珠子转了转,点点头道:“既然韩主任说没有牵连,那就当是没有了吧!”

很显然他并不相信韩正山的推脱,明明已经说了当时在城中,又怎么可能跟城外的海汉大军毫无关系?只是马库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这韩主任当时尚在海汉的敌对阵营中,根本就没想过要为海汉效力这种事。按照马库斯的理解,既然韩正山当时可能是在为安全部这种神秘部门效力,那自然不便对外透露太多,推脱也是理所当然的反应。

韩正山当然也能看出马库斯的想法,但他自知此事不可细说,说多错多,自己以前的大明捕头身份在这地方可没什么用,反倒是有可能败掉自己好不容易挣来的一点好感,当下便也不多作辩解,心中盘算等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向马库斯澄清此事。

韩正山知道海汉报纸的舆论导向可不会把大明塑造成高高在上的宗主国,而海汉也并非附庸大明的番邦小国。类似之前发生在浙江的武装冲突,还有在山东展开的军事行动,海汉报纸都是声称这些行动是在当地官府的请求之下展开的,海汉只是看在友邦的面子上,出力帮助大明解决地方上的麻烦那而已。虽然说得比较婉转,但“优越感”三个字早就跃然于纸面之上了。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之下,韩正山可不敢冒然发表任何于海汉形象不利的言论,哪怕他早就肯定杭州城外的大火案另有猫腻,海汉陈兵杭州湾也不见得安了什么好心,但这些事情终究都已经过去了,再追究其中真相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报纸上怎么说就怎么信吧!”韩正山也只能以这样的心态来安慰自己,毕竟现在自己的身份已经不是杭州捕头,而是海汉殖民地的治安官了,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只是自寻烦恼而已。

至于海汉因此次行动从浙江官府手中获得的通商权,对于这些军人们而言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其中的意义。这种时候宣传干事的作用就要充分发挥出来了,由他来讲解通商权将带给海汉的实际好处。

“……有了通商权,我国出产的各种货物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在浙江境内发卖,我国国民也可以用经商名义进入浙江境内。各位,这意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1192章 国家利益,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123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