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3章 借机发财(2/5)


随着海汉军队体系的日益完善,军用物资的采购也开始朝着规范操作的方向在演变,招投标已经成了当下军方采购物资的规定流程。只要采购物资的金额超过了一定的数目,就必须要通过招投标手续来完成供应商的挑选和采购合同的审定。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招投标的方式就完全杜绝了猫腻,事实上大部分军用物资采购的生意一直都是被少数几家关系户垄断着,套上这么一个看似正规的手续之后,其实供应商的选择范围也并不会因此而拓宽多少。当然规范也有规范的好处,首先所有采购内容和经办人都会被详细记录在案,一旦出现问题,追根溯源也会很快;其次有了这么一个比货比价的流程,经办人和供应商就算要从中谋利,也不会弄得太离谱,至少不敢拿些劣质货物来充新。

只要事情能办得妥妥当当不出漏子,经办人和供应商要从中获利,上面一般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不会追究这些细节。但前提就是采购的物资不能有任何问题,否则事后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浙江舟山定海港在海汉的海外殖民地当中不算面积最大,甚至连前三都排不进,但其地理位置紧挨着大明最为富庶的江浙地区,海上进出口商贸极为发达,甚至有一些见多识广的大明商人将这里称之为“小三亚”,意指这里的市场繁荣程度堪比海汉首都。单以贸易量而论,这地方绝对算是海汉海外殖民地当中的冠军了。

由于舟山靠近江南鱼米之乡,筹措粮草比较便利,国防部便指派舟山当局负责准备北上部队的军粮,光是稻米便要准备二十万斤,此外面、油、酒、肉、畜禽、蔬果等等若干,要足够作战部队两个月的消耗。这还仅仅是第一批的采购清单,如果北方战事胶着,又或是朝鲜对后勤的支持力度不够理想,那么后续肯定还会从浙江大量采购军需物资。

这样的差事,当然不需要舟山一把手石迪文亲自去操作,他一道命令下去,自有驻军军需处的人去跑上跑下,联系货源,组织招投标,安排货物交割。真正需要他亲自做的,也就是审核一下物资采购的合同,然后签字让财务部门拨款。

这倒不是石迪文位高权重懒得管这种小事,而是他真的忙不过来。舟山这边从1633年纳入海汉治下开始,就是由他在独揽军政大权。期间虽然间或有其他海汉高官在这里驻留,但顶多也就是替他分管一些事务,却一直都没有人来从他手里接过民政商贸事务的管理权。这使得石迪文虽然身为国防部的带兵大将,却已经待在舟山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1743章 借机发财,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185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