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2/5)

提供。

至于相关的战术,从1635年开始,清军与海汉交手的经历已经多不胜数,对于火枪兵的基本战术,就算清军再怎么蠢,拿人命交了那么多学费之后,看也应该看会了一大半。虽然在正面战场上仍然奈何不得海汉军,但如果有性能相当的武器,清军要想效仿海汉的火枪兵战术,学个五六分相似倒也不难。

清军在武器方面一直处于劣势,不用说肯定想方设法在克服这个难关。陈一鑫既然认定对手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自行制造燧发步枪,那就有必要找一找源头了。虽然暂时还没有切实的证据,但他倾向于认为清国应该是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成批的制式武器。所以他希望通过弹丸对比,来找出这些步枪的真正制造者。

知道这些步枪从何而来之后,才能设法去切断其输入清国的渠道。不过要将这些子弹送回南方作进一步的检验,那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所以在此之前,金州驻军大概还得对近期的巡逻安排作出调整,以免再给对手发动这种偷袭的机会。

陈一鑫在听完韦林的调查报告之后,便动身去探望了那五名侥幸逃出生天的巡逻兵,顺便听取一下当事人的描述。

“当时的枪声非常密集,小人能听到子弹从耳边飞过去的嗖嗖声,王二柱回头看了一眼,就中弹摔下马了……”

“敌人全部藏身在林子里,从外边看不到他们有多少人多少枪,但队长当时便下令立刻撤离……唉!只可惜队长没能跟我们一起撤回来……”

“小人在地峡防线待了大半年了,从未见过清军有如此火力,这次可真是见鬼了……”

每个人的说法都带有自己的立场,但他们共同的看法便是清军在此次突袭中表现出来的火力强度,应该是远远超乎了他们的认知。其中一名原属东江镇的骑兵,更是认为这样的火力至少能与明军的火器部队一较高下了。

在与幸存者们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陈一鑫回到南关岭军营,并立刻召集了此时在营中的数名高级军官开会商议对策。

“关于这次巡逻队遇袭的具体交战细节和其中的疑点,请韦林中尉给各位说明一下。”陈一鑫知道这些军官大多还不太清楚为何自己会为这次小规模冲突赶到前线,还要特地召开这么一个紧急会议商量对策,所以他干脆把韦林带过来,让他将其中的关键之处告诉这些军官。

在韦林说明情况之后,陈一鑫补充道:“关于清军的武器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1934章,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205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