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1章(3/5)

出海汉在航海运输方面的实力。既然海汉有国力建造这些大船,并且千里迢迢派到山东来接应难民,那么实现海汉人反复提及的安置条件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从这些船上卸下来的粮食和各种物资,海汉也故意将其在码头上堆成小山,以此来彰显物资的充裕。

相较舟山定海港更远一些台北、高雄、澎湖几处殖民港,也都各自派出了船队,只是因为路程原因,会迟个几天才能抵达这里。台湾的几处殖民地大多开办有种植园之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人口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就算把山东的难民全部交给他们应该也能消化完,无非就是运输和安置所需的时间长一点而已。

由于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本地扩建难民营的速度并未因为人手的增加而加快多少,不过既然已经有外地的运力源源不断地赶来,难民总算有了大批转运出去的渠道,陈一鑫倒也没有先前那么着急了。

而海汉对难民潮的妥善处置,也让那些暂居福山县的富商权贵对海汉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很清楚如此之多的难民涌入山东任何一地都将会造成极大的灾难,因为没有哪个州府县能单独承载和安置如此之多的人口,但海汉人却近乎完美地做到了。

每天有上千难民来到福山县,然后很快便在引导之下分流进入本地设立的几十个难民营中。他们会得到赖以生存的口粮和住处,并在难民营中学会遵守海汉制定的各种“规矩”。至于这些难民是选择跟海汉签署契约当劳工,还是自愿接受前往海外的安置措施,富商权贵们并不会介意海汉在这中间所使用的手段。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海汉人大发善心之举,做了原本该由地方官府负责的事情,冒着不小的风险在接收这些难民。就像他们来福山县避难,也是掏了大把的银子给海汉人,才能换得了如今的待遇,这些百姓想依靠海汉的救助活下去,付出一些代价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海汉人这样做是否会不利于大明,绝大多数人都不这么认为。海汉真想要对大明不利,那就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坐视不管,用不了多长时间,各地的难民便会为了活下去而起事作乱。届时山东乱上加乱,到那时候海汉人想干点什么,官府也无力阻止他们了。

山东被清军入侵虽然是一场大难,但如何化解这场危机,海汉人已经向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选择,他们甚至还有机会通过与海汉的合作,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2351章,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250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