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1章(2/3)

上下。”

陶弘方插话道:“但我曾听人说起,朝鲜国矿藏颇丰,工业部矿业司每年都会派人到朝鲜探矿,组织开采工作,难道开发这些矿产都不挣钱?”

杨运道:“在下对这个可是外行,所知不多,但朝鲜国矿产多在半岛北部,而与舟山的贸易往来最多的却是南部地区,大概从中受益不多。而且他们就算能开采矿产,冶炼加工也得依赖我国,就连出产最多的煤铁,也是在我国帮助之下才建立了大型冶炼厂。听说有些三亚那边用得上的宝贵矿物,他们根本不懂其价值,也不具备加工能力,自然卖不起好价钱。”

杨运虽然对此自称外行,但他其实已经道出了客观现状。朝鲜的矿藏品种其实远比日本丰富,储量和品质也非常具有开采价值,除了煤铁之外,还有相当多可以用于工业发展的矿藏未经开发。如铜、铅、锌、钨、磷、石墨、云母等等,有很多都是海汉所需要的矿藏。

但坐在聚宝盆上的朝鲜国并不具备开采和利用这些矿藏的能力,甚至连其用途也完全不知,这自然也就便宜了海汉,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将一些宝贵矿产开采出来运回国内,用于工业制造。但对于朝鲜国来说,以极低价格出售这些矿藏给海汉,确实也没获得多少收益,只不过是以此来换取海汉在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了。

哈建义问道:“请问杨大人,这两国从舟山购买最多的商品都有什么?”

杨运应道:“他们购买最多的,其实还是比较传统的商品,如瓷器、茶叶、高级纺织品之类,约莫占到整体贸易量的六七成。剩余的部分,就是我国所独有的,大批生产的工业品了,如玻璃器、铁器、日用品、书籍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贸易项目,比如造船、不动产、军火等等,因为有专职分管的衙门,所以并未记入普通贸易的统计数据中。”

朱子安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杨大人,你先前说到朝鲜国盛产煤铁,那为何还要向海汉大量进口铁器?”

杨运笑道:“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国的铁器可以做到大批量产出,因此成本极低,即便加上运费,售价也要远低于他们本土所产。像铁制的农具、厨具这些需求较大的商品,几乎都已被我国占领了市场。最近这些年,听说朝鲜国民间的铁匠铺大多已经倒闭了,就算还开着的也基本都已转行,代理出售我国制造的成品。”

朱子安追问道:“如此一来,当地所产的铁矿石又该作何用?”

杨运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2581章,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273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