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0章(2/3)

都没有产煤区,所以这些煤基本都是从朝鲜运来,使用成本着实不低。

隔着一条被本地人称作“佐世保川”的河流,军港东侧便是民用港口了。民用港规划的地域面积也着实不小,大约有军港的三分之二左右。不过目前看来这里的港口还没能物尽其用,大部分区域都是空置着,码头上仅有少量货船和一些小渔船停靠。

民用港的附近,便是与之毗邻的城区了。虽然面积仅有一个普通市镇大小,但已算得上是本地最为繁华的区域了。

在海汉开发此地之前,这里的状况就跟1627年之前的三亚榆林湾差不多,在此定居的人口寥寥无几,更不会存在土地归属划分问题,所以海汉也有比较充裕的空间来规划和建设城区。

棋盘式的道路将城区划分成几个小的街区,国内市镇上能见到的市场、商铺、客栈、药店、酒馆等等,在这里也一样不少。不过或许是因为本地人口规模有限的缘故,街道上的车马行人都不算太多。

而城区内最气派最显眼的建筑,毫无疑问又是海汉银行的办事处。白色外立面的三层办公楼占据了紧邻海港最好的位置,底楼装潢着玻璃门的营业厅正对着港务中心,屋顶上还立着硕大的广告招牌,不管是乘船进出港口,还是到港务中心办理各种手续的人员,都会很容易注意到海汉银行的存在。

对于陶弘方这种懂行的官员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如何,只需从当地海汉银行的经营状况便能窥得一二。于是在他的主动要求下,众人便一同去参观了这间银行。

负责这个办事处的掌柜姓潘,四十多岁,福建人士,据说是师承海汉银行女当家蔡金梅。天草四郎介绍称潘掌柜调来佐世保已有三年,目前已在本地完成了购地建房,把家人都从国内迁过来了,也是做好了在这边长期发展的打算。

银行并非陶弘方所管辖的领域,所以他也没要求查看这里的账目记录,只是让潘掌柜大致说说经营状况。

正如众人所见,本地因为人口有限,所以商贸活动的规模其实还不算太大,通过银行流通和结算的商业款项也不是特别多。不过因为此地是由海汉一手营建起来,加之跟外界经济往来的主要对象就是海汉商家,这倒是给银行在本地推行海汉纸币的流通创造出了极佳的环境。

目前本地市面上所使用的主要货币就是海汉纸币,流通中的占比非常高。就算是刚迁入本地的日裔移民,也会在周边环境的带动下,将带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2660章,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281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