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偶遇故人(2/6)

流域的开发建设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过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现在在这片大工地上劳作的大多都是普通民众,苦役营的囚徒绝大多数还是被安排在田独铁矿的矿场里从事重体力劳作。未来一段时间将有数以千计的战俘被运到海南岛,而这些人肯定没法全部安排到工作面积有限的田独铁矿,于是执委会策划已久的石碌铁矿开发计划也终于从尘封的资料库中再次取了出来,摆上了执委们的议事日程。

早在穿越之前,筹备委员会选择穿越地点的时候,海南岛所拥有的铁矿资源就是其看中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个位于海南岛西岸内陆,距离海岸线约四十公里的大型铁矿,在另一个时空中所探明的储量超过三亿吨,而且矿石的平均品位超过50%,再加上其可供露天开采的优越条件,对于18世纪的采矿、冶炼水平而言都是难得的矿源。石碌铁矿不但有丰富的铁、铜矿石出产,而且还有钴、镍、硫、铝、金等多种矿山资源。对于执委会一心想要在海南岛上实现的近代工业体系来说,石碌铁矿真的就是一座不可错过的宝藏。

在原本的时空中,石碌铁矿是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被人发现。不过穿越者的到来,会让这个时间点提前大概一个半世纪,并且开发的力度也将远远超过原本的历史状况。但执委会在落脚三亚的头两年里一直没有打石碌铁矿的主意,倒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而是受到客观条件所限,暂时没办法实施对石碌铁矿的开发计划。

首先是石碌铁矿所处的位置距离穿越者们落脚的胜利港实在有点远,从胜利港出发到西海岸的昌化,海上的航程就超过了100海里,这个距离已经是胜利港到顺化三分之二的航程。当然如果只是海上航程稍远一点还不算是大问题,毕竟黑土港这个海外矿山的航程更为遥远,但黑土港煤矿的开采点距离港口最近处不到两公里,而石碌铁矿的主要矿点距离海边昌化小港湾却足足有四十公里之遥,而且整个区域内都是处于未经开发的原始环境状态,就算是放在穿越前的那个时空,想在这种环境下要修筑一条从海边通往内陆的道路也绝非易事。

第二个延缓了执委会规划的原因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按照大明对琼州岛的行政划分,昌化所在的位置是属于北边的儋州管辖,如果海汉要大规模地开发昌化,那势必会引起儋州官府的忌惮,说不定还会因此生出一些事端,这对于早期立足未稳的执委会来说是一种不可取的冒险。就算是一直鼓吹着武力扩张的军方,在当时也拿不住兵力驻扎到昌化去保障这个开发项目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378章 偶遇故人,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3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