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继续南下(2/5)

内容,基本与他这两天所准备的物资一致,只是数量明显增加了许多。阮经贵不敢怠慢,赶紧捧着这份清单,去岘港各处的工坊农场催命去了。

船队离开岘港之后,便沿着海岸线南下,花了三天时间走了大约300海里路程,抵达了此行的第二站金兰湾。

金兰湾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港湾由冲空山和凤凰山两个半岛合抱,形成了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深入内陆达十几公里。这里正好位于从南洋北上前往远东地区的重要航路上,在后世也是公认的中南半岛战略要地。

“闪电号”的甲板上,王汤姆正向这次行动的各部门代表介绍金兰湾的情况:“……金兰湾外港海湾湾口宽度约在4000米,水深在30米左右,内港海湾湾口宽度约1300米,平均水深都在10米以上。另外内港的港湾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以我们现有的海军舰队规模,就算驻扎十支舰队在这里也不会觉得拥挤。”

王汤姆说得兴起,抬手指向前方的海岸道:“当然了,这个海湾的面积很大,仅仅只是用来作为军事基地使用,也难免有些浪费。这里港湾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一部分用作商港,而且内港的南部地区也有很好的开发条件,可以用来修建大型盐场,充分开发的话,规模也不会比莺歌海盐场小多少了。”

金兰湾的地理条件和位置虽然都非常优越,但当初南越小朝廷一直陷在争江横山一线的战争泥潭当中,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这地方进行充分的开发,仅有的一点水师都全部填到了北边,根本无暇顾及到南边的这处海湾。直到安南内战结束之后,安南朝廷应海汉执委会的要求,将金兰湾的使用权交到了海汉手上,这里才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不过由于前一年海汉的工程营建人员几乎都集中到了昌化石碌的轨道交通工程上,导致安南南方四个港口的开发进程停滞不前,金兰湾这里的开发也一直是拖到了“燎原计划”开始实施之前,才勉强启动了基建工程。

由于这里的工程才刚刚开始动土不久,民团在这里并没有驻扎成建制的船队,更谈不上什么防卫港口的海上武装力量,因此侦察船队驶入金兰湾的时候,除了引起海面上渔船的小小恐慌之外,并没有激起太大波澜。

船队驶入内湾之后,才有当地的港务人员驾着小渔船出来导航,将船队引到了港湾西岸的一处临时码头停靠。由于这里的条件十分有限,暂时并没有分配穿越者到这边来主持工作,之前是由阮经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513章 继续南下,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51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