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狙击(2/5)

这少数汉人士兵中的一员,他所隶属的兵种在军中算得上是绝对的稀缺资源,整个特战营已经兵力过千,他这个兵种却仅仅才一个班的编制而已。原因无他,因为狙击手这个兵种对个人军事素质的要求极高,而且漫长的训练周期和远超普通士兵作训的花消,都使其无法将培训规模扩大。就算民团各部每年都会选送上百名军中精英参加三亚陆军基地的专项培训,但最终能够完成长达近半年的培训期并且能通过严苛结业考核的学员却始终寥寥无几。

即便是放在整个民团体系中的狙击手编制中来比较,汤子兴依然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当初由摩根牵头组建狙击手培训体系的时候,他便是第一批学员之一,也是极少数训练全程由摩根手把手带出来的精锐之一。与他同期入伍服役的狙击手,相当一部分都已经转行做了教官,以便能为急速扩编的海汉民团培养出更多的精英。而摩根因为除了军职之外还有医疗系统的职务在身,现在已经很难有充足的时间亲自下场带学员了。也只有汤子兴这样的老学员,还有机会在每年一次的进修课程时得到摩根的辅导教学。

海汉民团狙击手早期所使用的武器是由摩根亲自挑选的仿1857惠特沃斯步枪,这种使用六角形枪膛的奇葩步枪在同时代的远程武器中拥有最高的射击精度,在500码距离上的弹着点散步仅为0.37英尺,这就相当于在将近一里地的距离上,这支步枪能够通过瞄准镜等辅助手段,准确地击中真人尺寸的胸靶。惠特沃斯步枪在美国内战当中曾经有过多次千码以上距离的击杀纪录,实战效果相当出色。

当然其短板也非常明显,前膛步枪加上奇葩的六角螺旋膛线,加工制造的技术难度较大,由于是特种枪械,其需求量不高,这又导致了成本居高不下,另外装填弹药非常麻烦,射击速度比开炮还慢,又厚又长的枪管使得枪身十分沉重,携带和维护都不够方便。

从1631年下半年开始,在军委的要求之下,军工部门着手对其进行了结构改进,将原本的前膛装填改为了后膛,六角形的枪膛也改为了圆形枪膛加螺旋膛线的先进结构。不过由于材料和加工技术还远远无法跟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相提并论,这种新式步枪的枪管使用寿命并不是太长,射击精度会随着膛线的磨损而逐渐下降。

三一式狙击步枪的产能也没有比前一型提升多少,依然只是保持着每个月大约五到十支的产量。配合军工部门特地为这款狙击步枪研发的四倍瞄准镜,调校之后在500米内的射击精度还是相当可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779章 狙击,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19687/78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