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又遇金刚头(2/3)

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画史上将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并且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而且此人享年极高,达到九十岁,这在古代可谓是高寿了。

文征明的绘画享名既久且远,各方临仿、伪造、代笔等情况也很多,而且十分复杂,鉴别十分困难,目前对他的作品在鉴定方面意见不统一。

由于文征明绘画本身面貌多样,伪作更难于辨认,所以,这也是郎坚白他们选择文征明的原因之一,而且就连故宫博物馆所藏的《存菊图》即是比较典型的伪作之一。

莫小鱼一方面在欣赏画,另外一方面,就像是3打印机一样对画进行扫描,逐渐发现其规律,这七幅画在时间上跨度很大,几乎涵盖了文征明的各个年龄段。

而莫小鱼在看完了这七幅画之后,在沿着年龄的时间重新看一遍,就发现了另外一个规律,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征明的画从牙牙学语的稚嫩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他的画在开始时还有其老师沈周的痕迹,但是越到后来,这种痕迹越浅,直到完全形成文征明自己的风格。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画风中的老辣减少,锋芒毕露的情况几乎没有了,代之以淡然和沉寂,而且笔法显得老迈和不堪重负,这可能和他的年龄有关系。

所以,作伪也得讲究历史传承,如果一幅画所署的时间段是老年,那么就要把所有的锋芒都收起来,否则行里人一看就知道是伪作,一个老年的艺术家不可能逆生长再画出年轻时稚嫩的笔法。

想到这里,莫小鱼笑了,这是因为他对绘画的理解更深了一个层次,作伪也是一个包含着极大人文精神的工作。

现在再想想郎坚白临摹的那些画作,依然挂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之前莫小鱼有时候也看不出来是真是假,但是现在想通了这一点,再想郎坚白那些画,莫小鱼不禁摇摇头,看来是没遇到真正的专家,否则一定露馅。

莫小鱼这次来就是为了文征明的画而来,所以对博物馆其他藏品没有兴趣,但是没想到在离开时居然碰到了一个熟人。

“莫先生,是你吗?真的是你”。莫小鱼在出博物馆门时,迎面走来一个人,因为光线的缘故,所以从莫小鱼的角度很难看清对面来人的脸庞。

“金,金先生,你怎么在这里?”莫小鱼吃了一惊,来人居然是金刚头,他瞬间就提起了警惕,自己从他那里顺走的五枚光绪御制元宝的事不会是漏了吧?

金刚头看到真的是莫小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绝色生香》 最新章节167:又遇金刚头,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2/192679/16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