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不如建城(2/3)

“废话!当然是靠后勤给他们运输补给了!”老朱眼睛一瞪道,这么简单的道理,根本不用他解释。

“陛下目光长远,设立卫所也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可是陛下您请想一想,万一后世子孙没有您这么长远的目光,而这些卫所的补给又需要从后方运输,消耗也不是个小数目,臣敢断言,恐怕这些卫所很可能会面临裁撤之危啊!”李节说到最后也露出语重心长的表情。

其实上面这些也不是李节瞎猜的,而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出现过的,无论是老朱还是朱棣,都曾经在草原上设立了不少卫所,可是这些卫所却大部分都被裁撤了,因为它们的消耗太大,国力强盛时还没什么,可是到了国力衰弱,这些卫所必然会在裁撤之列。

老朱和朱标听后也全都露出沉思的神色,虽然感情上难以接受,但理智上却告诉他们,李节的分析很有道理,哪怕他们再怎么英明,布置再怎么完善,后世只要出一个不肖子孙,那一切就可能全都毁了。

“那你说怎么办?”老朱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向李节问道。

“陛下,一个卫所如果只靠后方的补给,是无法长久存在的,但如果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却可以长久的存在下去,所以臣觉得与其建多个卫所,不如在关键位置建一座城市!”李节再次回答道。

“建城?你说的轻巧,知道建一座城需要花费多少吗?”老朱听到李节的话差点炸锅,实在是建城的消耗太大了,以北京城为例,虽然只是在原来北平城的基础上扩展,但也花费了数百万两白银。

当然北京是都城,肯定不是一般的城市可比,但想要从无到有建造一座新城,估计花费也不是个小数目,哪怕现在有倭国的银矿,恐怕大明也支撑不住。

“陛下,臣自然知道建城的花费巨大,但城也有大小之分,草原上不需要建造什么大城,只需要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即可,而且一座城市想要自给自足,也需要有百姓居住,而且最好是大明的百姓,到时这些人在当地生息繁衍,不出三代,那里必将永远的成为我大明的土地!”李节说到最后也露出兴奋的神色。

“有百姓居住?这更不可能了,草原上条件恶劣,除了草原人外,也没有人愿意去那里生存,咱们大明虽然有移民之策,但也只是向河南、山东等土地肥沃之地迁移,若是往草原上迁移,恐怕那些移民就要造反了!”朱标这时也摇头道。

“殿下误会了,我可不是要强制迁移百姓去草原居住,而是可以用一些特定的条件吸引他们前去,比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要做驸马》 最新章节第三百五十九章 不如建城,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4/194810/39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