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火药改进(2/3)

淡淡的尸臭味。

那尸体只用一块破席子盖住了上半身,一半的腿部还露在外面,赤着脚,苍蝇围着尸体乱飞。

而周围的人显然对这种场景习以为常,麻木的来来往往,对周围的一切都熟视无睹。

看来,负有疏理街道职责的五城兵马司也废了。

沈浪已经没有心情再看下去了,直接将帘子放下,任由马车将自己带往安民厂。

在安民厂,沈浪也安排了一个心腹进来监督管理,并将兵仗局的福利改革方针也搬了过来,同样是引起了极大反响。

当然,带来福利的同时,沈浪自然会对安民厂的技术、管理、品控方面同样要进行一番改革。

由于管理混乱和 ,安民厂生产的火药品质不但不高,反而在搬迁和改名之后发生了多起爆炸事故,安民厂一点都不安民。

事故率如此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善、操作方式不当等造成的。

而作为后世人,对危险品的生产、存储、运输等等方面,沈浪肯定是知晓一些的。

为了防止自己有什么遗漏,他还特意回去查了不少资料,准备将管理规范全面推广下去。

除了生产规范的改革,沈浪对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首先重要的一点,便是将火药的最佳配比推广了下去。

虽然大明的火药配比已经接近最佳比例了,但还是有一些差距,最佳比例应该是硫磺占一成,木炭占1.5成,硝石占7.5成。

现如今安民厂生产的火药质量不高的原因,除了管理、 等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材料的不够粗细,加工工艺也有些缺陷。

正史中,清廷就是因为将大明的火药工艺继承了下来,没有多大改进,才导致火药质量上与西方列强差距很大。

其中一点就是对原料的加工不够精细,然后在捣磨、碾磨、混合等方面的工艺与西方皆有较大差距,因为那时的列强已经开始用各类机械了。

而清朝和眼下的大明还是用木臼、木槽、木杵、圆筒等相对原始的工具操作,自然是效率低,产品精细化也不够。

现在的沈浪也没办法一下子让安民厂拥有各种机械,但是却可以对其工艺进行一定的改进,主要是借鉴《火器略说》里的记载。

这是一本晚清光绪年间出版的书,其中在火药制造方面向列强进行了学习,对工艺进行了改进。

虽然依旧无法达到19世纪列强机械化生产出的火药水平,但比之之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明合伙人》 最新章节第六十四章 火药改进,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8/198344/9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