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2/3)

解决的历史难题:规模大、地域分布集中,多数附企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此外,职工生活困难、社会保障历史欠账大,职工诉求多。

既然这样的改革涉及到这么多人,为了便于领导与管理,曲钢和丽华市专门成立了地企联合领导小组,曲钢和丽华市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改革综合组、人员交接组、职工安置组等11个专项工作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曲钢就想推进这项改革,以图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施,如今这些职工觉得社保医保没着落,也希望能彻底解决这些事。

说实话,对于张峰看来,这次2万多人的集改过程可以形容为“呕心沥血”,这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堪称浩大。

省里的各个部门,都给予了充分支持,协同解决历史难题,依法解决社保历史欠费和养老保险接续路径,按原有政策接续医疗、工伤保险和补缴失业保险。将改制企业股权无偿划转属地方,由地方托管职工和工伤职工。

大家都知道,如果这次改革再不成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启动,为此大家都积极支持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一次性彻底分离,改革工作不留尾巴。

说实话,曲钢厂办大集体存在的问题是4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历史沿革长、积累问题多。要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摆在集改面前的最紧迫、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此次改革中成本最高的一项。

经过测算,这次改革共计投入成本30多亿元,幸好国家支持了10亿元、曲江省投入了10亿元、曲钢拿出了10亿元。丽华市没有出力,只有出人出力,但彻底解决了近2万人今后养老、医保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

对于曲江省和曲钢来说,虽然拿出了巨额资金,但总算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彻底进行了了结,也算是值得的。

在整整考虑了一个星期后,曲钢附企退休人员周芳来到一处集改协议签约办公室。在簇拥着的人群中,她很快签下了一份《和解协议书》。自此,周芳从名义和实质上都不再属于厂办大集体的人员。

周芳所在的集体企业是机械厂,和她同来签约的还有很多这个厂的职工。一份协议让早在二十年前就解散的人们重新聚到了一起,但签完这份文件之后,他们很快再次各奔东西。

此时整个曲钢厂办大集体的集改和解协议签约已经进行到了第8天。整个丽华市50多个签约点,80多家集体企业,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仕途红人》 最新章节第606章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网址:https://wap.bqg999.org/198/198680/60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