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考题初探(1/4)

科举考试中的考题简单而言就是写文章,并且在体裁上作了限制,有的考察考生对于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有的考察考生史学方面的知识。

在贾兰这个穿越者看来,这样的考题基本都属于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要写好这样的作文,考生最起码要能背诵四书五经,因为考题中的材料都出自这些儒家经典。

从四书里出的题目叫大题,从五经里出的题叫小题。如果考生连这些材料的出处都不知道,也不会背诵这些儒家经典,根本无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很有可能就会曲解题意。

在家塾里上了几十天的学后,贾兰已经一字不落的并理解了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尚书》为孔子编定,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百篇。

《礼记》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内容庞杂,上至王室之制,下至民间之俗,无不涉及,有四十九篇,其中包括四书中的《大学》《中庸》两篇。

《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大量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失礼非礼之事以及书信内容,最终由孔子修订而成,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

一个古代读书人要能考上举人、进士,在掌握四书、五经这些基本典籍之后,必须全面学习儒学、史学、文学的知识。这样看来,要想在科举中展露头角,就得在文史哲各方面有相当好的功底,成为一个文科全才。

第一类考题,其答题的文章格式采用八股文的体裁。八股文是科举考生们的必修课,称为举业。称之为八股文是从文字程式的体裁而言。

眼下,贾兰发现,塾里的学员又把八股文称作时文。时文则是相对唐宋的古文来说的。由于科考中的考题主要来自四书,然后才是五经,他们又将之称为四书文。

不过,这些称谓都只是俗称,正式名称应该叫制艺,或制义。科举考试是皇帝发布的考试,皇帝的命令称为制,皇帝命作的文艺便叫做制艺。考试的内容是要士子讲明所学的某种经书中的某项道理,讲解经书中道理的文章叫做义。

八股文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而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颐、朱熹理学家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

八股文的字数,有明文限制,违者不录,以后成为定制。八股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红楼之士子贾兰》 最新章节第十四章:考题初探,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0/2008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