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风中凌乱的孔捷和丁伟(3/6)

六旅独立团的缘由了,这真是一支让人火大,愤怒,又无可奈何的队伍。

“下令,向县城方向转移。”

依岭七五郎无奈下令,日军第四旅团主力开始慢慢撤出战斗,准备撤离。

这正是日军队伍强悍的另一点表现,他们从不会直言自己因为战败而败退,或者是撤离,他们认为那是对军人最大的侮辱。

他们对此常用的用语是“进行战略转移”。

事实似乎也正是如此,无论任何时候,日军规模队伍的后撤都是有序的,毫无混乱的,他们将强大的火力组织在断后的队伍之中,负责掩护主力部队有序后撤。

像是因为急着撤离逃命,就出现大溃败,甚至丢盔弃甲那样的慌乱情况是极其罕见的。

这一点在后世荧屏上倒是常见,可千万不要误解。

驾驶着九七十坦克的韩征从观察舱注意到日军开始出现撤离的迹象。

坦克的开进中,特别是在机枪和坦克炮火力一刻也不停歇的时候,内部的噪音是相当大的,彼此之间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交谈。

所以,九七式坦克的内部成员在战斗的过程中过程中彼此的交流通讯使用的并不是语言,而是驾驶员眼前的信号灯,什么灯亮代表加速,什么灯亮代表减速,什么灯亮代表开炮之类的,相应指令可以通过驾驶员眼前的12个信号灯来传达,由车长使用操纵命令通信机下达指令。

但这也并不实用,因为驾驶员在驾驶的时候往往注意力无法分散,顾不上观察信号灯的变化。

在实际的战斗中往往由坦克成员中的车长在驾驶员的身后以各种方式拍打驾驶员的身体,例如拍打后背表示“前进”;连续拳击肩部表示“停车”;向后拉扯衣领表示“急停”;连续拍打背部表示“加速”等等,进行对坦克的指令操作。

只是此刻,坦克炮火力忽然停了下来,两挺九七式重机枪的声音也没了。

如此,坦克内部的噪音这才消停了下去。

虽然还是嘈杂,若是声音够大,还是可以传出去的。

眼见着日军部队开始撤退,急于阻拦的韩征开着坦克朝着日军撤退的部队追击,他同时大吼:“五号,开炮!”

王承柱无奈的喊声传来:“一号,我们没有炮弹了。”

“炮弹呢?”

“都打完了,咱们进来的时候就剩下那几十发了,其他的全被小鬼子用完了。”

“那就用重机枪。”韩征吼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最新章节199 风中凌乱的孔捷和丁伟,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1/201497/20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