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新技术的运用与磨合(3/4)

膛速度就会更快,但考虑到超高速受到的空气阻力影响,在十公里二十公里外的受益就会非常差劲,可能电流提高十倍,着弹点的动能也只增加了百分之几十,甚至都翻不了倍。

弹丸增重则是反过来,降低初始速度,主要利用质量来携载动能,因为速度变低了,阻力损耗相对反而会比较少,十公里左右的打击能力会提高很多!

举个例子,前者五百克弹丸,在某个距离上最终速度是三千米每秒;后者用两千克弹丸,初速度不到三成,因为路径损耗稍小,末端速度也有两千米每秒。两者的最终动能比值则为9:16,后者要高出七成以上。

地表环境后者明显在能量收益上更高,反过来如果放在大气外或超高空空射环境,就只需要考虑前者。

除了这两种,还有增加线圈数量等效果差不多的,但代价是继续加大武器本体重量,以坦克为基础的系统短期内无法支持这些方向的改进。

一边讨论着,还找人进游戏切割里面的电磁弹,看看是否有密度差异。

结果并没有。

不过居然有意外收获。

操作员们习惯性的遇到什么问题,先问一嘴,有个就说了,电磁弹威力不理想,可以考虑气体补偿。

继续追问,居然拿到了一个概念简图。

空气阻力不止包含前方的摩擦力,后方尾部涡流是个低气压区,如果物体速度过高,尾涡气压会逼近真空,尾涡的吸力也是阻力的一部分。武器局使用纺锤体弹体能减少尾涡影响,但因为速度过高,被前方弹体排开的气体来不及回流,影响仍然不小。

气体补偿的概念,跟火箭概念差不多,目的却完全不同。火箭是为了提供推力,气体补偿只是补偿尾涡和外部的压力差,都不要求完全补偿。

实际操作更简单了,在弹体后面钻个洞,往里面填塞固体燃料。

一百多毫米长的电磁弹而言,需要通过的距离,和弹体长度的比例,比火箭穿过大气层的比值还大,这个小洞还不能过分影响电磁性能,

需要讲究的不少,不过都是在火药、火箭发展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跟开发新型弹体的难度不在同一层级。

气体补偿弹丸在当地厂子直接车出来,现场填药,当场就弄出好几个版本,让试做车试射,不看什么超算结果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影响还挺大,表现最好的一种固体燃料,就把末端动能提高了15%以上。

这可是电磁弹丸的15%,相当于额外多一发88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塔防战略》 最新章节213 新技术的运用与磨合,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1/201536/21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