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章 建储之诏书(3/4)

韩琦点点头道:“可!”

宋朝锁院制度,除了科举考试以外,就是撰麻大事。

一般重大的人事任命,比如立后,建储,拜相都是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一个不慎即可能血流成河。

似这样的重大诏书都用白麻纸书写,而白麻诏书属于内制范畴,一般由翰林学士院起草。

故而学士院翰林撰白麻都需锁院,起草诏书后即在学士院中禁足一夜,一直到了第二天在百官面前宣麻后,方能离去。

翰林学士院位于皇城的东南角,与宣徽院,枢密院相邻。

平日翰林学士通过左掖门,最后至内东门小殿侍驾,要么则在学士院待诏。曾公亮写好熟状后,命人送至翰林学士院。

翰林学士院待诏的正是翰林学士承旨王珪。

王珪有大手笔之称,是翰林学士中制草第一,此刻王珪正与几位懂文墨的院吏联诗。

但见王珪斟酌了一番吟道:“黄昏锁院听宣除,翰长平明趁起居。撰就白麻先进草,金泥降出内中书。”

王珪道毕,众院吏皆是赞道:“翰长此诗真是雍容华贵!”

“实有人臣之首的气度。”

王珪捏须微笑,看着学士厅旁的古槐。

这厅又称槐厅,古老传闻学士居此厅者,多至入相,以往不少学士为争此厅以至于将前人行李丢了,自己强据此厅的。

以如今官家对他宠幸,不出二三年便可至宰执了吧,想到庆历二年的进士同年中,他是官位最高,且是最被仰望的一人,远胜于王安石等同年。

这一切都要归于官家对他的信任,只可惜官家身体不好,这样的恩宠不知还有几年。王珪又想到储君多要从宗室里出,若是如此他作为前朝宠臣,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这时外头道:“中书送来熟状!”

王珪闻言道:“让他去玉堂等候!”

众院吏称是。

王珪当即先走至承旨阁更衣,承旨阁的窗格有一火燎之处,说是当初太宗皇帝夜巡玉堂,当时苏易简为学士正好睡了,听说太宗皇帝突然驾临,仓促间衣裳没穿好也没有点烛,侍驾的宫娥便从窗格递烛火照明,故而被烧了一处。

后来的翰林学士如王珪这般都没有更换这窗格,以示盛典。

王珪穿戴整齐后,便至玉堂于制草台后正坐,中书官吏已在内等候将词头奉上。

王珪见词头后不由大吃一惊。

中书官吏催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寒门宰相》 最新章节三百八十章 建储之诏书,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1/201802/38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