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六章 图穷匕见(2/3)

是真相。

李师中他们有没有说假话?没有,但也有不实的地方。

王韶有没有说假话?有说假话,但也有真的地方。

过哑儿峡,便不是渭河中下游的峁地,在渭水上游之处确实有可以大规模屯田的地方。

特别是从渭源至古渭寨这六十里地。

只是从王韶说的三百六十里的渭水河谷,缩短到了只有一百里。

能怪王韶吗?

言辞不夸张,就不能争取到资源,无法让朝廷扶持他的河湟开荒之策。

就如同十几年前卖房小哥为了让你买房子,可谓谎话连篇,但你买了房子后还真得好好谢谢人家。

没有屯田,粮草就必须仰仗后方输送,补给线越长就运输的成本就越高,打下的地方就守不住。

所以说屯田才是开边的根本,其余的方面都要退到一边去。

王韶的那句数百里河谷,打动了天子,若说一百里就打了折扣了。

但刘希奭也是精细人,反问了一句道:“渭源堡不是还未修好?又如何屯田?”

王韶默然不说话。

章越明白王韶的屯田,目前还是画饼。

当初李若愚去询问王韶屯田多少时,屯在哪里?王韶便一句话都答不出。

为什么有好地不屯田?

面对刘希奭的质问,王韶憋了半天道:“渭源这六十里河谷靠得西夏人太近,屯不了。”

夏宋边界有大量的两不耕地,特别是横山区域。

为啥叫两不耕,就是西夏人耕不了,宋朝人也耕不了。

西夏人每逢春季时就要屯兵境上,使宋军军民不敢耕种。到了秋季时再来一趟,若麦子熟了就替你免费收割,带不走的就烧。

西夏人也是吃准宋军农耕民族的弱点,一直用侵耕,扰耕骚扰宋军,使得宋军边军无法屯田。

哪怕宋朝与西夏关系最好的时候,西夏人也从未放弃过侵耕,扰耕之策。

这也是为什么王韶在古渭还未站稳脚跟,便着手修建渭源堡的缘故,就是为了掩护宋军后方屯田。

故而古渭的现状就是可以屯田的屯不了。

王韶下了马抓了一把肥沃的河谷土壤道:“只要西夏人给我王某三年,不,只要两年,我便能……”

刘希奭脸上则是阴晴不定。

章越向王韶看了一眼,举起马鞭朝北一指道:“要屯田何必在此屯田,要去便去兰州屯,饮马黄河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寒门宰相》 最新章节六百五十六章 图穷匕见,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1/201802/65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