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致命的流言(2/4)

“诺!”

……

刘璋下定了决心,要开始尽迁涪水以西的军民,尽烧谷物,以求达到坚壁清野的效果。

但这策略还未等铺上台面,绵竹方面就开始流言四起……

不知为何,整个广汉郡的民间,人人都开始传道刘琦乃是受天子敕封的益州之主,此番来益州,乃是替大汉朝收复蜀中,而一直统领益州的刘焉和刘璋父子,则是宗亲中的叛臣,属于悖逆之贼。

而另外,民间还流传起了,刘璋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不惜要尽毁涪水以东的田地,谷物和仓禀,届时整个益州东部将变为一片焦土,衣不果腹,易子相食的局面将再次出现在蜀中。

消息一经传出,以涪水为中心,整个广汉郡和蜀郡的齐民黔首,包括世家好像都犹如炸开了锅一样!

刘璋若是真尽毁仓禀和谷地,那受影响的人将是整个益州的所有阶层,包括所有门阀豪强以及齐民黔首。

这些原本处于对立阶层的人群,此刻竟然是空前的一致,他们站在同一条阵线上,发出了强烈的反对声!

若是普通的流言,以刘璋为首的益州官方集团或许还能将他们压下去。

但这一次掀起这股浪潮的势力实在太过巨大,他们在益州民间的力量和声望已经远远超过刘璋!

天师教!

自汉顺帝时期,天师教就在蜀中立足,‘正一盟威之道’这六个大字在五十多年来,已经深深的刻入到了所有蜀人的心中,哪怕就是夷民,听了天师教的名头,也不由发自内心的尊重。

这份尊重,不是朝夕之功就能培养的,而是天师教花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蜀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

光是天师教的‘五斗米’政策,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救济了多少南来北往的蜀人,光是张道陵传之以后的治疾之法,在这五十年里,就为多少蜀人祛了瘟瘴,救了他们的命!张道陵的‘陵井取盐’之法,在半个世纪,不知为多少蜀人送去了生存的实惠。

在人类的精神力方面,哪一种力量最为强大?

信仰!

天师教如今在蜀中全力的宣扬刘琦乃是正气英主,再加上渲染刘璋和刘焉的暴政,试问蜀中民间的风向,又怎么可能会倒向刘璋?

在广汉郡,已经有多地的蜀民开始闹起了动乱,有些乡中的百姓更是拒不纳税,或明或暗的准备反抗刘璋的政权。

在这种大背景前提下,当刘璋在议事厅提出了‘坚壁清野’的战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三章 致命的流言,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1/201831/64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