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负(2/3)

甚至以死报之。

如此之类的事情,不乏例子。

如魏武曹操年少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皆以其人其才不过尔尔。

唯独时太尉桥玄见而异之,谓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此话令曹操记了一辈子。

日后不管督军还是署其他事务,每每途径桥玄坟茔时皆要去祭拜一番,就连后来的曹丕、曹叡都曾循旧而祭。

丞相更不必说。

先帝的三顾茅庐,如今丞相的鞠躬尽瘁.

而郑璞推行论策之举,令天子参与其中且择良者擢拔之,便是将对士者的知遇之恩揽在身上了。

嗯,或多或寡吧。

睿智如丞相,对此中干系自是洞若观火,亦是乐见其成让郑璞去推行。

且还另作书去与天子,为其解说其中的利弊。素来敬重丞相的天子得了书信后,命谯周亲自赶来一趟便也不奇怪了。

暮秋九月,上旬。

哪怕有秦岭山脉阻隔北方朔风肆虐,汉中郡亦有了点点寒意。

入左将军府禀示过吴懿的郑璞,在关兴的陪伴下走马巡视各县驻军与关隘的军务。

其实也没什么好巡视的。

地形闭塞的汉中郡自魏延任职太守以来,守御防务便以得当著称;北伐伊始后汉中作为本镇与粮秣囤积、士卒安居演武之地,称之为固若金汤亦不为过。

故而,一路从褒中县的褒口巡视至龙亭的黄金戍围,郑璞无有半点置喙之处。

只不过,通过细细察看戍守士卒的情绪与神态、各个驻军点的粮秣与辎重储备,以及询问士卒们在行伍多久、来自何地与现今家小安置在何处等等琐碎中,倒是令郑璞对丞相遣他来的用意隐隐有所悟。

如今丞相的心思,已然开始为未来进军关中绸缪了。

因为如今的汉中郡常年驻守着三万士卒,虽以屯田与新募之卒为主,但要莫忘了,现今的汉中郡的黎庶已逾八万户!半是各地戎卒的军籍,另一半则是被强行迁徙落户的凉州羌胡、附魏豪右的徒附佃户与被摊丁入亩吸引而来巴蜀贫民。

在战事危急时,朝廷征伐若这些民户青壮入伍,可骤然间再得三万大军。

且他们的战力颇为可观。盖因他们素来被朝廷当成预备的兵源,汉中各县官府每岁皆要教黎庶习战。

亦是说,即使逆魏大举来犯,丞相也无需担心汉中有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蜀臣》 最新章节第349章 不负,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2/202835/35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