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反常(2/3)

一并表请了吧。将门之后,理应早日入军中,以便日后能再继父辈名声。”

“诺。”

得偿所愿的郑璞领命,拱手作辞,“丞相,璞先归去署他事。”

“嗯”

略作鼻音,丞相目睹着郑璞身影离去后,耷眼片刻,便又令值守小吏将向朗唤来。

不止是要与向朗一并录卢水支流战事的各将士功勋,方才经郑璞提及,令丞相倏然想起了凉州士人除了姜维外,再无一人任职相府僚佐。

如此是不利于凉州士庶归心的。

且处理凉州事务,能有一二凉州本地人士在中枢参详,可让朝廷政令更容易推行。

无独有偶。

在右扶风陈仓城的魏国雍凉都督司马懿,也在思虑着麾下将率的权衡事宜。

关中精骑丧亡过半,后将军费曜在责难逃,而身为都督的他亦责无旁贷的上表雒阳请罪,以及对鸣沙山各部的主官调整。

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好调整的。

征北将军夏侯儒已然在丁奚城一带驻扎,以资历与身份而言,径直让胡遵、邓艾与徐盖等人听令于他便是。

但司马懿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将郭淮调过去。

因为先前还坚持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他,如今改弦易辙,已然放弃今岁围困鹯阴城塞、逼迫汉军来战的作战意图了。

倒不是朝令夕改。

而是随着骑兵的丧损,导致他原先的战略目的已然无法实现。

在他的筹画里,围困鹯阴城塞是为了围点打援,逼迫汉军不得不来争。让汉军无法安然的修生养息,持续消耗巴蜀的战争底蕴、积贫积弱,最终被魏国以强大的国力击溃。

而要想让战事持续,就必须有两个策应的基础。

一者,乃是兵力的牵制。

如关中主力必须悉数在关中,威逼汉军陇右与汉中的驻守兵马不敢擅离。

尚有南匈奴左右部与鲜卑拓跋部要能频频扰河西各郡县,让汉军在河西的驻守兵马不能全数出动,以此来保障夏侯儒部的兵力不会腹背守敌。

另一,则是关中精骑要能与夏侯儒部呈互为犄角之势。

唯有拥有强大机动力的骑兵游弋在侧,汉军前来救援鹯阴城塞时方会担忧粮道的安危,亦不敢全力进攻夏侯儒部。

试想,此两个先决条件皆达成时,夏侯儒部至鹯阴城塞后高垒深沟困之,坐等汉军来救援。如若逆蜀以陇右兵马前来,郭淮部便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蜀臣》 最新章节第357章 反常,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2/202835/35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