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取否(2/4)

解了。

自然,魏国最有可能的调度,乃是将乌桓突骑转来河西遏制郑璞部的进军。

从扑擐县至鸣沙山的数百里路途,几乎都是平坦的沙地,最适合骑兵奔袭作战。以乌桓突骑的战力,郑璞再怎么狂妄, 都不敢冒着被骑兵突袭截断的危险长驱往鸣沙山。

但若是如此,便是郑璞的目的达成了。

他的初衷, 就是为了将乌桓突骑吸引来河西, 让丞相出兵的时间更从容一些。

无乌桓突骑从高平城进扰陇右, 丞相便无需在秋收入库之前仓促出兵。

亦是让丞相以寡敌众与司马懿对阵时, 胜算更大一些。

盖因骑兵在战场上往往被当作奇兵, 在两军厮杀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骤然撕裂敌阵, 以点破面, 将战事一锤定音!

“丞相,璞窃以为,困粮之兵不可动。今彼逆魏倾国来犯, 非朝夕可退之,而我军粮秣不丰, 不可仓促兵出也。且兵贵胜、不贵久。我军多拖延一日,彼逆魏便多做徒劳之功一日,将士锐气多丧一分。是故,璞自请督七千将士东进鸣沙山, 迫魏军来救,以求拖延至秋收之时, 但请允之。”

上书的最末,郑璞乃是如此作言的。

这也是丞相今日在萧关之上, 扶城墙垛口远眺沉吟的缘由。

因为以丞相之智,不难了然郑璞故意忽略的凶险。

郑璞此举相当于以身作饵了!

“彼疤璞者, 实乃我魏之大患也!”

已故曹真的这句评语,不仅魏国君臣皆知,大汉亦不陌生。

若是司马懿得悉郑璞竟然督兵孤军往鸣沙山而去,必不会放过将之围杀的大好机会。

亦很容易将之实现!

只需让郭淮部放弃攻打鹯阴城塞, 转去与乌桓突骑合兵夹击即可。

有秦朗的虎豹骑与残剩的关中精骑牵制着马岱与姜维、夏侯儒的幽并精兵牵制魏延部,郑璞连就地结寨固守待援的希望都没有。

赵广的三千骑, 亦不能转去河西。

以彼司马懿之智, 绝无可能不作策应之举。

如令镇守在高平城的毌丘俭别遣一部兵马出扰陇右, 便让赵广部无暇分身了。

此策, 取与否?

素来果决的丞相, 一时竟无断。

从朝廷的角度与利益而言,采用郑璞之策,乃是上上选。

舍小而利大嘛。

可以四两拨千斤,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蜀臣》 最新章节第384章 取否,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2/202835/38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