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困境(2/3)

本在子午谷中的夏侯霸部,乃是留蒲忠部的五千余人继续在南谷口,自引万余兵马出武关赶来武当县。

且根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在淮南驻扎的夏侯献亦引了八千余人正在赶来宛城的途中。

盖因曹叡将亲自赶来宛城坐镇。

在雒阳中军几乎都戍守在关中的实况下,他亦唯有从淮南调遣一些兵力过来护驾了。

虽说夏侯献部应不会参与到战事中,但随着他督兵到来,可令王昶与胡质不复有后顾之忧,尽起所有兵力赶来堵水河谷。且常年镇守在荆襄战线的王昶与胡质不曾对阵过大汉,所督将士并没有如雍凉各部般士气萎靡,在曹叡亲自赶来坐镇后方的激励下,许多诸如都伯司马等低阶将率都觉得这一场可令他们飞黄腾达的战事。

无他,汉魏双方的优劣势太悬殊了。

兵力不必多。

魏国几近汉军的三倍,且还一直养精蓄锐,而汉军师老兵疲。

而辎重粮秣等物,魏国亦不需要担忧。有南阳郡各县的屯田与豫兖二州的供给,他们将战事拖延一年半载也无碍。

事实上,王昶与胡质就是这样打算的。

作为有资格知晓曹叡降尊与江东共盟、发起此战缘由的他们,亦知道自身的职责所在。

此战,曹叡不冀望他们能攻破汉军、斩获或俘虏多少士卒等,但务必要将逆蜀丞相诸葛亮与“魏之大患”的郑璞牵制在东三郡。

时间越久越好。

可令雍凉都督司马懿更容易寻到夺回关中、陇东的机会。

是故,他们私下计议了一番,乃是采取了十分保守的战术。

督兵赶来堵水河谷攻打郑璞营寨时,他们并没有当即下令士卒猛攻,而是将荆襄战线所有的霹雳车与大黄弩等器械皆转运了过来,打算先以器械攻坚拖延一两个月再说。

这样的战术,正中汉军的下怀。

在丞相与郑璞的定策中,本就是想以东三郡的战事持久,而令魏国觉得关中有机可乘。

但此举也正中汉军粮秣不丰与师老兵疲的软肋。

亦令郑璞陷入被动中。

原本,他以为占据了绝对优势的魏军,甫一驱兵赶到后会迫不及待的昼夜强攻,亦会在急功近利之下被他寻到出击的机会。

他不求这个出击的机会能杀伤多少魏国士卒,更不冀望着一战决胜负。

而是只求能小胜一阵,令魏军的士气低迷、令他只需留万余人扼守亦可确保堵水河谷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蜀臣》 最新章节第574章、困境,网址:https://wap.bqg999.org/202/202835/57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