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弃考(2/3)

侈地租了辆马车,前往洢州州学。

洢州州学的春假,是四月中到五月中,这段时间正好农忙,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农家学子,可以趁假期回家帮忙干点农活。

现在假期结束,州学门口又恢复了以前的热闹。

李昂从车上跳下,从钱袋里拿出两枚当十钱递给马车车夫,转身走近州学大门。

没有万恶的假期作业,月余未见的同窗同学们正站在庭院中随意交谈着,谈论内容,自然是半月后的州学省试。

“听说这次省试,来洢州监考的是宣州大儒卫元龙。他最推崇汉魏乐府,喜欢白乐天、元微之的诗。看来英博兄这次是十拿九稳了。”

“唉,什么十拿九稳啊,正平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词赋还行,遇到策问题目就爪麻了。这次省试,还得看绍元兄、逸明兄。”

“对了,逸明兄,你去年去过长安,能和我们说说么?学宫到底是什么样子?”

李昂和正在交谈的那群同窗同学不是很熟,也就没有过去凑热闹,不过听他们谈起学宫,还是停下脚步默默听着。

“学宫啊...”

翟逸明,洢州州学的另一个风云人物,同时也是去年去了长安,通过了学宫第一轮初试的年轻学子。

他想了想,犹豫说道:“和洢州相比,相差极大。

那里的人,说的话,做的事,想的东西,谈吐、气质、境界,都和普通寒门子弟完全不一样。

只要进了那里,哪怕只是去参观过,都不想再离开。”

“这样么...”

周围同窗脸上浮现向往神情,翟逸明补充道:“不过,想考入学宫,难如登天。

虞国四万万人,六百州府,每个州府每年省试只取十人。

过了省试,去长安报道,还得通过一轮初试、两轮复试。

一轮淘汰则前功尽弃,只能明年再来。

一旦超过十八岁,则此生再无入学宫的希望。

若非如此,长安也就不会有‘国子监全都是学宫不要的淘汰生’的说法了,国子监的弟子,也就不会再私底下敌视学宫了。”

“国子监...”

周围同学又是一阵沉默,能在国子监里面进学的,都是通过了无数场考试,饱读诗书,文采斐然的绝对精英,其中不乏王公子弟与外国最优秀的留学生。

他们这些洢州出身的学子,连考入国子监都无比艰难,至于难度更上一层的学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问剑》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弃考,网址:https://wap.bqg999.org/220/220653/23_2.html